劉玉堂
摘 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要改革舊觀念,樹立新理念,注重教法更新,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密切結合新課程標準,強化備課,重視創新探究和課后反思,創建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創新探究;課后反思;興趣培養;自主學習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大部分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并且過度關注于“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一節課都是學生跟著老師“轉”,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內容跳層,銜接不上,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掌握不完全,造成每節課教師很忙,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注。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費勁,學習效率低下。同時,在經濟迅猛發展和網絡信息技術飛速更新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因此,課堂教學改革勢在
必行。
一、加速改革的觀念,促進樹立新理念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既把滿堂灌的教法徹底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堂,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位置。這樣并非教師就輕松了,反而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任務也更重了,不但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教材的知識內容,還應了解教材的背景及教材以外并且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內容,同時還應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這樣才能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好助手,才能正確引導學生課堂學習的進程,才能正確應對學生課堂學習中出現的意想不到的新問題,才能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流程完整有序順利進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二、注重教法更新,強化備課探究
變傳統的教師“講”為學生自主的“學”,讓學生自己主宰課堂,把整個課堂變為學生動手動腦、討論歸納學習活動的平臺,而教師就是這個活動平臺的服務者。教師要隨時幫助解決學生在討論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和含糊不清而浪費時間的問題,這樣一來就對教師的備課要求更高,既要突出教材的目標要求、重點難點,還要知道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和個性特征愛好,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因人而異,分好學習小組,對課堂出現的問題,特別注重結合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教學手段,及時確定準確的幫助辦法和引導方法,還要創建相互尊重、了解、信任,無話不談的生生朋友關系和新型師生朋友關系的新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防止課堂中一些障礙問題的出現,防止帶來失敗的課堂,才能使每個學生積極投入到動腦、動手的實踐討論活動中,發揮其個性特征,歸納獲得新知識,打造活潑、愉快的高效課堂。
三、密切結合新課標,強化學習興趣培養
數學來源于生活,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
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建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新型課堂,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過程,學習并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學好數學的愿望。讓學到的知識回歸生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小調查、小實驗、小研究等應用性活動,促進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好奇、愛動的心理和個性差異得到鍛煉和發展,引導他們通過看、摸、折、剪、畫等實際操作,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通過討論歸納獲取要學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從直觀的操作到形象思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強化了對所學數學概念及定理的理解和記憶鞏固。
四、重視創新探究,不忘課后反思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我認為創新并不是創造發明出新東西,而是通過自主學習努力探究獲得新的數學概念、結論、定理等知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教師給各個學習小組分發一些事先準備好的長短不等的小木棒,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多次擺放、認真思考、小組討論探究歸納得出新結論,即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組成三角形的條件是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對于學生來說,這個探究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個結論就是創新的成果。要知道,學生對于課堂所學的內容掌握多少、應用情況、效果如何,就得靠課后反饋來反映,這就需要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課堂中學生的探究過程,觀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出現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教給學生課后反思的方法,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后反思活動,引導學生找出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法,自主學習總結歸納、優化探究過程,從而強化記憶和鞏固所學知識內容,這是課堂的重要環節,不可忽視。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利用一切數學資
源,結合實際,克服困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在探究中學習獲取知識的好習慣。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性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總之,為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進程,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必須轉變和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內在魅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成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夏宗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0(7).
[2]雷麗青.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0(1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