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雄
【內容摘要】新課標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凸顯,倡導互動課堂的構建。討論法可以提高學生能動性,達到“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之目的。文章主要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對討論法的運用進行了探討,以期與大家共同探討互動課堂的構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 討論法 互動課堂 開展策略
“討論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使數學教學“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向“互動式”模式轉變,教師也從“知識的傳播者”的角色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變。
“討論法”可以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如何開展“討論式”教學、構建互動課堂,下面談幾點實踐性體會。
一、選擇討論主題——運用“討論法”的基礎
毋容置疑,討論法在數學課堂上運用,首先教師應選擇適當的討論的主題,解決討論什么的問題,否則,隨便給出一個問題:如|-5|=?讓學生討論,失去討論的意義,如果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課堂互動、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就會走向形式主義的泥潭。
教學中,討論主題的選擇問題,教師可以給以擬定,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再各抒己見,這樣,觀點上的“碰撞”促使學生產生探求之心,討論的主題也逐漸明確化。
如學習《函數》時,對于常量和變量的個數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情境:汽車行駛速度是60千米/小時,行駛的里程是s千米,行駛時間是t小時。
根據這個情境,讓學生自主談論這個情境中包含的60千米/小時,s和t之間的關系:s=60t,根據情境說說60、s和t的意義時什么,感受60在這個情境中,是固定不變的數字,而s和t,則可以變化,s里程取決于t的長短,反之,t的大小,決定s的多少,從而探討變量之間的關系。那么,到底是什么關系,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列表法中得到進一步的啟發。
教師再給學生創設情境:一張票價是10元,票房收入y與售票數量x,你能根據問題而發現y和x的關系嗎?通過這兩個情景的討論和分析,學生可以得出:一個問題中有幾個變量,以及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如何的。討論主題是學生討論活動有序開展的基礎,老師應選擇討論的主題,討論才有方向,課堂才會因討論的展開而精彩紛呈。
二、選擇討論內容——運用“討論法”的重心
數學課堂上,為了課堂互動,教師任意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看似學生參與其中,實質互動的意義不大,降低了討論教學的有效性。
討論的內容應注重難易度,太容易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難以激發興趣,即使討論,也立刻“偃旗息鼓”。如|-5|=?的問題,最多“討論”時,學生的一句“負數的絕對值是正數,-5的絕對值等于5”,如此的討論顯然明顯帶有形式主義傾向,浪費時間。同樣,難度太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也會討論不出什么結果而讓學生退避三舍。如《函數》的教學時,如果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函數?然后就讓學生討論,很顯然,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而如果教師先通過情境:汽車行駛路程s與行駛時間t的關系s=60t、票房收入y與票的張數x的關系y=60x而理解“變量”的關系,了解自變量和自變量的值后,再讓學生討論y=10x、s=60t等中,誰是自變量,誰是自變量的值等,如此的討論內容的設計,既明確,也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討論起來難度不大,學生會積極踴躍,主動參與。
三、選擇討論時機——運用“討論法”的關鍵
數學教學中運用“討論”,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而討論的時機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討論法運用的實效性。
筆者認為,課堂之初的預習檢查環節,可以開展討論活動,這個討論,可以起到相互檢查、彼此借鑒之目的。新授課時,問題的提出后,可以引發學生由情境而自主暢談自己的觀點;對于概念、規律等的學習,也可以開展討論活動,實現知識的自主構建;課堂的強化訓練環節,更有必要開展討論活動,通過討論,交流方法,開啟思路。
例如《函數》教學的課堂上,情境給出后,討論s與t、y與x的關系;對于概念的理解,討論變量、自變量和自變量的函數等,強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除此之外,在訓練環節,教師可以設計思考題:下面問題中的y是不是x的函數?y=2x、y+2x=3、y=x2、y2=x、y=|x|、|y|=x、y=±x+5,通過這些問題的探討,強化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開展討論活動:
(1)能否找到生活中的實例,使兩個變量成函數關系?
(2)這些例子中的函數關系能否用函數解析式表示?
如此的討論方式的運用,既強化基本概念的理解,也給學生創新思維的機會,實現“學中用”、“用中學”。
總之,討論法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應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討論法”促進學生合作、交流、互動,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了活動中,激發了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敢于質疑、善于思考、主動參與的能力,也利于學以致用,突出數學學習的價值。討論為數學課堂增值,促進數學課堂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程紅衛. 討論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 數學教學通訊,2016(11).
[2] 嚴星英. 初中數學討論法中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研究[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0).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縣三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