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對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視程度的增加,幼兒教育的工作也在不斷地深入改革。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品德教育是整個幼兒教育的基礎部分,在幼兒教育的工作中,品德教育質量的好壞對幼兒的品德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時期品德教育工作不僅是教育的基礎,更是影響幼兒行為品德習慣的重要啟蒙教育工作。現代社會對于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也直接地反映了在幼兒時代德育工作的效果,基于幼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這一實際情況,因此在幼兒教育時期加強品德教育工作的力度顯得至關重要。現階段,我國幼兒園的品德教育工作在實行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為品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本文就幼兒園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并對加強幼兒園品德教育工作的措施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品德教育;方法措施
一、 現階段幼兒園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 游戲環節缺少品德教育的滲透
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游戲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調節環節。通過參與游戲,幼兒實現與外界的接觸和對事物的認知,在實際幼兒教育工作中,很大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游戲環節對幼兒的品德教育作用。在幼兒園游戲環節中,教師通常作為游戲的主導者、組織者參與其中,幼兒只是在游戲中根據教師的安排,被動地參與游戲環節。在日常的游戲環節中,小朋友經常會因為某些不同的意見產生分歧,例如,在組織小朋友參與“過家家”的游戲過程中,兩個小朋友都想扮演“媽媽”這個角色,一般情況下,教師面對這樣的意見分歧最多的就是規定指派某一個小朋友扮演角色,對兒童的主觀意識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實際處理時并沒有讓小朋友學會懂得禮貌謙讓,教師簡單的處理不但不利于幼兒好品德的養成,還容易使幼兒對教師的處理心存不滿,不利于幼兒心理的健康成長。
(二) 教學過程中缺乏品德教育的力度
幼兒園教育是兒童接觸世界與知識的重要途徑,幼兒教學工作是兒童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教育基礎。在幼兒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度注重幼兒的有關技能培養和知識啟蒙教育工作,相對于幼兒品德教育的力度較為缺失,整體表現為幼兒教育工作中缺乏品德教育的力度,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兒童的品德教育重視程度,教學過程中忽略兒童的品德教育工作,使得幼兒教育工作只局限于知識啟蒙方面,對幼兒的品行教育工作相對缺乏教育力度。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吃與住,忽視在日常教學中品德教育的滲透。例如,在進行六一活動時,教師只是簡單的讓學生進行跳舞或是才藝展示,忽視在此過程中進行相關品行的延伸。
(三) 幼兒校園生活中缺少品德教育的滲透
幼兒園集體活動對于幼兒品德教育工作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平臺。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注意到這一過程中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思想只局限于課堂教育,在幼兒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教師的行為舉止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品德教育效果,例如,有的教師在園區日常生活過程中不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或者教師在幼兒集體活動中不能及時地指出不正確的習慣,使得日常生活過程中并沒有有效地將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參與進來。品德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過程并不是刻意去尋找的,它體現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地方,需要教師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幼兒生活,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
二、 提升幼兒園品德教育的措施
(一) 日常小事中培養好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個人性格的養成與健康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園學習時期尤為重要。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長期的培養與積累。對于幼兒時期的教育來說,這一階段的兒童學習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較強,這一時期幼兒的思想、語言功能、態度、良好的習慣等都在幼兒時期打下了基礎,所以幼兒時期的教育工作對于兒童習慣的養成以及健全的人格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出發,將幼兒品德教育工作具體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中去,促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以及行為習慣。例如,在幼兒上課的過程中,由于年紀較小,幼兒缺乏一定的自律能力與尊重他人的觀念,會出現東張西望以及上課吵鬧的現象發生,這時我們的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教育兒童要在教師講課或者發言的過程中保持安靜,逐漸滲透尊重他人的教育目的,在吃飯的過程中,對于幼兒剩飯的行為進行批評,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等等。
(二) 在幼兒言談舉止中注意品德的教育
幼兒階段的兒童由于年齡的限制,在思想上與思維模式上都處于空白的狀態,對于事物的模仿能力較強,行為舉止受他人的影響或者暗示影響較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的行為意識產生影響,因此。在日常的生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在言談舉止中注意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例如,在每天家長將孩子送到園區的時候,教師要主動地跟家長問好,離開時禮貌地跟家長再見,積極地引導幼兒注意日常禮貌用語的使用,以自身的影響帶動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
(三) 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道德情感
課堂教育工作是幼兒學習的主要過程,在課堂教育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幼兒的文化知識啟蒙教育工作,同時還應該加強滲透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例如,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引導兒童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并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兒童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濃濃的愛,通過這一課堂活動,在幼兒的意識中滲透感恩父母這樣的道德情感教育內容。
(四) 游戲過程中滲透品德教育
由于幼兒時期的兒童心理上的不成熟,除了課堂教育之外,游戲環節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游戲的環節,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工作。例如,在玩滑梯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兒童按順序玩耍,并且學會愛護公物,讓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愛護公物,懂得相處謙讓,在游戲中養成良好的品德,寓教于樂。
三、 總結
由此可見,幼兒園的品德教育工作可以具體到園區活動的各個方面,教師通過對生活小事以及游戲環節的合理利用,將幼兒的品德教育工作滲透到園區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促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袁麗萍.淺談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6(9):195-196.
[2]劉海波.淺析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6):00096.
[3]文靜.淺析淺談品德教育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滲透[J].中國科技投資,2016(16).
作者簡介:
沈冰冰,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兒童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