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實現對學生當前發展特性及閱讀興趣充分掌握,并從適度性原則出發制定科學、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計劃,實現閱讀教學具有基礎性、拓展性、延伸性。教師還需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進行網絡英語短文推薦,要求學生及時反饋閱讀達成效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相應問題時及時解決。在當前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存在,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由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立足實際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實現課內課外有力補充,為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能力;提高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階段就需對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充分考慮。在閱讀教學板塊,教師首先需對學生英語基礎和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學生當前發展階段的閱讀教學計劃,保證學生對教材閱讀全面掌握的基礎之上,通過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需教師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英語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僅作為引導者存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內課外有力補充的教學實施方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最終全面培養學生的內在英語核心素養。
二、 初中階段英語閱讀素養培養工作現狀分析
在我國初中階段,一切學習工作都以中考為指向,對學生閱讀思維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工作有所忽視,來自中考的巨大壓力和繁重的知識學習壓縮了學生的課后英語自主學習、閱讀時間。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英語閱讀重要性也有所忽視,更加偏重學生在單詞、語法等方面能夠提升分數的知識點教授。在教學模式方面依然秉承傳統應試教育,忽視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上述問題限制了學生在英語科目的全面發展。在英語章節學習過程中,教師按部就班的分析解讀,學生被動吸收相應知識點,導致學生在英語語境、英語寫作等方面培養缺失,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詞匯知識、語言習慣、語法等學生都難以靈活運用,造成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缺失,上述現象是不利于當前素質教育提出的培養學生內在核心素養目標達成的。
在新課改大環境下,初中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需要對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有所創新和改造,注重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培養,并通過創新性教學手段運用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從多角度掌握和運用英語詞匯,實現以讀促寫,學生在此模式下學到的英語知識才具有實用性和生活性。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是一種通過短文培養學生內在素養的過程,閱讀可以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組織能力的提高和對英語語境的深度理解。在教育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轉換傳統課堂中的師生角色,由主導適時轉變為引導。初中生在當前階段正處于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在接下來將要面對的高中教育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 對學生初中階段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做到合理分析
經過多年素質教育改革工作,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但由于傳統教學課堂影響,還存在著許多較為顯著的問題,需要廣大初中英語工作者通過創新性教學手段的運用,實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初中教師還需清醒地認識到,多年應試教育對閱讀教學工作已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所有教學活動都由分數導向進行開展,把本該具有生動性、拓展性、興趣性、娛樂性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變成了生硬、刻板、僵化的知識點教授。教學目標變成了班級平均分達成,教學方法變成了模擬訓練、解題技巧講解、如何書寫文章將獲取最高分值,這樣的閱讀教學現狀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學生的英語閱讀基礎也較為薄弱,在面對文章時只會機械的知識點列舉,回答的問題時常言不對題。通過與學生的聊天得知,許多學生存在對英語閱讀興趣的缺失,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英語閱讀的關鍵在于通過文章獲取分數,這樣為了考試的學習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針對上述問題,教師需要在實際閱讀教學課堂構建階段就對學生英語基礎、閱讀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充分掌握,并通過創新性教學手段的運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要求學生課后自發閱讀英語短文,閱讀過程中有所感悟時及時記錄,并與身邊的同學進行分享,在分享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最終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
四、 充分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教師想要實現英語閱讀課堂有效性的充分提高,首先需要教師實現對課本的全面掌握,并針對學生個性差異和性格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時,實現教學效率的有力提高。英語教材中所選的課文,是符合學生當前發展規律的,教師需在課上對學生全面講解,并不斷拓展教學課堂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在教材文本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英語閱讀的魅力,實現閱讀興趣的有效培養,并由興趣內驅力的驅使,在課后自主進行閱讀學習。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在自主閱讀英語短文過程中不知道如何選擇,這時教師就需要通過廣泛選取并為學生進行個性化網絡英語短文推送。學生在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方面具有差異性,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差異性英語文章推薦,并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及時記錄,在課上、課下對學生實現充分關心,為學生取得最佳閱讀效果提供基本保障。
五、 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觀閱讀能動性
初中生在當前互聯網大環境影響下,對閱讀缺乏興趣和耐心,為了促使學生提高對英語科目和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內部成立英語閱讀興趣小組,創設班級英語角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后英語閱讀中發現精彩、有趣的文章時拿到班級與同學進行分享,在分享中運用英語互相交流閱讀經驗及感悟。教師還可以通過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要求學生依次上臺運用英語分享近期所學到的知識點,講解閱讀感悟中有什么樣的收獲。通過這樣的閱讀氛圍構建,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并在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實現創新性思維的有效培養。教師還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英語短文創作的形式,要求學生記錄、創作近期閱讀感悟、所學英語知識等文章,實現以讀促寫。教師只有通過創新性教學手段的運用,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對英語閱讀充滿興趣,進而實現閱讀習慣的有效培養。
六、 小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越發明顯,需教師適時轉變教學理念,并與學生實情進行充分結合,充分利用英語閱讀提高學生的英語內在核心素養,實現學生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有力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并通過相應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交流,在具有創新性思維時及時記錄,創作成英語短文,并在課上運用英語進行講解,最終實現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譚亞萍.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英語教師,2016,16(01):140-141.
[2]李國芹.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英語教師,2016,16(09):83-85.
[3]成文.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11):75-77.
[4]邵正陽.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探索[J].英語教師,2015,15(18):116-117.
[5]沈暢.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9):164-165.
作者簡介:
季莉,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