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
摘要:怎么利用范例課文訓練學生的作文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是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培養想象能力的重要性,對范例課文進行再造想象、擴展想象、延伸想象等方法,以及想象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范例課文 想象能力 訓練
愛因斯坦曾經寫下這樣的座右銘: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寫作實踐表明,寫作人才的想象、聯想有多豐富,他就能創作多豐富的文學作品。巴爾扎克就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聯想能力,他經常沉浸在想象中。一次,一個友人去看望他,見他神色不安,疲憊至極,友人驚問:“你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巴爾扎克含著淚,非常沉痛地回答:“高老頭死了!”正是這種想象、聯想,才使他成功塑造了將近2500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這個事例彰顯了中學作文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遺憾的是,在作文課上,常見一些學生托腮皺眉或咬著筆桿發呆,感到作文很難,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會想象,文思阻塞,語言貧乏。再追根問底,就是傳統的作文教學只重視單一的寫作能力訓練,只重視詞、句、段、篇的寫作指導,而忽視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即使學生作文中偶爾有絲絲幼稚的想象流露,也常會被“不符合事實”幾個紅色大字扼殺在搖籃里,嚴重抑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致使作文能力的提高舉步維艱,要從跟不上扭轉這一局面,必須在作文教學中加強想象作文的訓練,重視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想象力培養的途徑是多渠道的,就中學作文教學而言,個人認為:中學課本所節選的范例文章,其內容、所用的語言無不顯示出作者創造作品意境的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實踐中,我有針對性地選擇課文,精心策劃“小練筆”,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進行再造性想象訓練。
這種訓練,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知識和表象積累,對所供材料進行想象,從而創造出一種源于材料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想象。
訓練舉例:反復誦讀唐詩《送元二使安西》后,馳騁想象,用短文再現當年王維為摯友餞行的情景。學生受到插圖啟發,又從古裝影視劇中獲得了表象積累,因此,基本能夠完成。有學生寫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條驛道穿城而過,大道的兩旁客棧與酒館一間挨著一間。于是這里便成了有長安西行或自西而來長安的人歇腳的好去處。這是一個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氣濕潤、柳枝染綠。詩人王維正在此為好友元二送行。王維邊為元二斟酒邊說:“再干一杯吧!過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陪你飲酒了。”微醉的元二接過酒一飲而盡,抱拳說了聲:“保重!”便拍馬而去。王維依依不舍地目送好友漸漸西去。
古詩詞意境的張力是無窮的。有學生在重現“蠟炬成灰淚始干”時這樣寫道:
燭臺上,一支白色的蠟燭在靜靜地燃燒著,燭光照亮了周圍的一切,燭淚悄悄地落在了燭臺上,一切平靜而自然,時間在悄悄地走著,燭身漸漸地矮了,而燭光卻依然那么明亮,周圍的一切似乎沒有注意到它,因為它總是那么默默無聞。突然間,光線似乎暗了一些,抬頭看時,只見那白色的蠟燭已經快要燃盡了,燭芯已經淹沒在燭淚里,而它仍繼續燃燒著。突然,周圍完全陷入了黑暗,這時,周圍的一切才感覺到它是那么偉大。
這段描述,作者融入了想象,再現了文學形象,滲入了自己情感,同時深刻體會到了詩人要表達的意境。
二、進行擴展性想象訓練。
這種訓練,是讓學生根據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點,在體會原文所創設的情境中展開想象,從而使不具體變為具體,無聲變為有聲,形象更具體,更色彩鮮明。
訓練舉例:文中描述赫爾墨斯笑著問清楚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于是問道:“這個值多少錢?”雕像者回答:“假如你買了兩個,這個算添頭,白送。”
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著問”和“愛慕虛榮”的啟示,學生們大都能夠想象出赫爾墨斯的神情。有學生寫道:
只聽赫爾墨斯“啊”了一聲,便目瞪口呆,剛才還在矜持地笑,現在他的臉上比哭還難看,脖子和耳根全紅了,他活像一只斗敗了的公雞。
這種以原材料中的關鍵環節為基礎而發生的想象,傳神而又準確地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進行延伸性想象訓練。
這種訓練,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敘述、情節的發展,展開創造想象,合理推測故事的發展趨向。
訓練舉例:“賣炭翁”的炭被搶,離開“宮市”后將向何處去?請續寫結尾。
這項訓練是以原材料中言猶未盡的情節為起點,要求學生依情定勢,合理想象,延伸情節。有學生寫道:
賣炭翁離開“宮市”后,一路上老淚縱橫,他原想賣掉這一車炭,讓一家人度過年關,可現在只換回半匹紅綃,他不敢再見到臥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餓的皮包骨的孩子。到了村口,他讓老牛自個兒拖著空車回家,自己將半匹紅綃系在村頭干枯的老槐樹上,含恨上吊自殺了。
有的寫賣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搶后,他憤然離開“宮市”,走上了殺富濟貧、與朝廷為敵的道路。
兩種結果截然不同,但從情節定勢看,都有發生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
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從對比想象、假設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進行。
在訓練中,我強調學生在對已有文學作品進行想象時,要能透過一塊薄絹去看一堵破墻,不能就表象寫表象。同時告誡學生想象要以理性的判斷為依據。歌德曾深刻地指出:“想象超過感覺之上而又為感覺所吸引。……它俞和理性結合,就俞高貴。”我們發展想象力,既要使思維活躍,又要判斷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