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秀
摘要: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代表一種文化。這一種文化與中國東方傳統文化是截然不同的。長期以來,高中英語教學只注重向學生傳授語法知識,只是培養學生簡單的純粹語言使用能力,對文化意識教育沒有重視。這造成學生在文化差異影響之下,不能準確理解英語語言材料的文化內涵。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理解西方文化的內涵,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策略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國自小學階段就開展英語教學,目的是使我國學生在社會發展中適應未來國際化趨勢,在國際交流中占有一定優勢。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國際交流的加速,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流行語,在實踐中發揮的意義越來越重要。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是與英語語言學習相輔相成的。一方面,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文化的滲透能夠為英語語言的學習構建良好的環境,推進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目的是促進兩種文化的相互了解與交流,這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教學中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是英語學習長遠發展的必然需要。
一、注重國外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
文化意識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所在。語言作為一個國家文化的集中體現,其中包含著國家發展歷史中的許多文化典故以及背景知識。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中使用人群最廣、使用國家最多的一門語言,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外交溝通的官方語言。因此,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時,進行國外文化背景知識的引入與跨文化意識導入,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線下自主學習,促進學生進行自我認知的擴展以及對英語語言背景文化的了解。這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培養。并且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已經對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對于教師進行跨文化意識導入就會有一定的推進作用。例如在進行有關節日文化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查找有關國內外節日種類以及慶祝方式、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對學生所搜集的資料加以整理與總結,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之后再系統講解教材內容。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 運用語法教學了解文化
在語言的教學當中,語法的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語法是一門語言的重要規律,它揭示了一些將字母連成單詞、將單詞合成語句、將語句整理成文章的基本規律。由于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致使英語的語法與我國的語法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語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的傳輸。
運用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如果要表達"他是我父親的一個朋友"的時候,不能直接翻譯成"He is a my fathers friend",因為英語注重語句結構上的美感,重視邏輯上的合理,所以在連接手段上就會出現與我國的語法知識不同的地方,就應該翻譯成"He is a friend of my fathers",這句話就是運用雙重所有格更加精準的表現出了"他"與"我父親的朋友們"的具體關系。英語句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同樣,在介紹一些句子結構的時候,要詳細介紹交際功能以及具體的語意。例如"Lovely day,is not it?"這句話表面上看是疑問句,但是實際上的功能卻是要引起別人的注意,進而開啟下一個話題的方式罷了。還有就是"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也不是簡單的疑問功能,而是表示了一種請求,這是西方文化中一種非常禮貌的文化形式。
三、閱讀教學中拓感受文化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因為教材中的課文涉及到了豐富的題材和體裁,更是兼具了節日風俗、飲食習慣等眾多方面,基于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帶學生去對課文的文化背景等進行深度挖掘,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其能生深入了解母語文化和目標語文化的內涵,使得文化差異在對比學習中體現出來,如在Book 5Module 3閱讀課的教學方面,為便于學生深入挖掘課文內涵,應讓學生在預習環節查找《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方面的資料,借助此方式,學生可對作者的主要作品、生平等進行了解,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也更能對西方文化知識形成較深入的了解,其感受和感知文化。
四、注重口語教學的實效性
作為語言學習的一大重點環節,交流與溝通既是英語學習的重點所在,也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所在。在我國由于英語學習的相關環境一直以來存在著缺失,因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為滿足跨文化意識導入這一基本教學理念,需要在日常口語教學中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以及英語使用能力加以培養,以滿足高中英語教學中口語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強調或突出口語教學的相關內容,例如營造相關的情景活動,使學生分組扮演不同角色以進行在不同情況下英語口語的實際使用;在進行口語教學相關活動創設中,教師對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中存在的英語語言文化背景進行突出與強調等。這在對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英語實際使用能力進行提升的同時,顯然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跨文化意識導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五、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實踐出真知”,“說得好不如做得好”,高中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組織實踐活動,通過模擬環境讓學生進行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英語課程標準也要求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方式,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語用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思考、大膽實踐,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為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各種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結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既是學生學習所需,也是時代發展所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課前導入、詞匯教學、閱讀教學等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所需的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曉峰. 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探究[J]. 新課程導學, 2017(16).
[2]王春.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跨文化意識[J]. 中外交流, 2017(41).
[3]陳中華.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