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鑫
摘要:傳統教育模式就是一位老師、兩根粉筆,三尺講臺,而一張網,一個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課程任挑,老師任選,這是互聯網教育。憑借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互聯網+教育”在教育領域開花結果,能使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優質高效。
關鍵詞:中職教育 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一、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課堂教學
為了使中職數學工作室順利開展工作,學校在數學學科首先推廣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老師更多的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堂外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則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舞臺,包括釋疑解惑、知識的再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制定
首先要明確課堂學習目標:一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二是學生的學習目標。
課前自我學習階段的基礎目標:學生依據目標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進行當堂課相關知識的學習,建立當堂課學習知識的體系;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查詢資料,與他人交流獲取答案等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課上合作交流階段的提升目標: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加深對當堂課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通過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探究精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能力。
課后反思階段的鞏固目標:新課完成后的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檢查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補差補缺,對于重點、難點內容,將能夠讓一部分學生理解的釋疑解惑點的數學方法制作成微課,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線下學習,加強學習與理解,從而達到知識鞏固和能力提高的目標。
2.教學內容處理
一方面要結合當堂課的知識點,利用微課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實現對當堂課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學生在利用微課學習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安排學習內容,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和研討完成課前練習并記錄學習存在的學困點。
另一方面要結合自我測試,提出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學困點,通過網絡提供的交流平臺,能夠與同學和輔導者進行交流學習,并將自己的學困點放在平臺上來尋求幫助。同時,教師可通過在線交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在觀看微課和解決練習時所遇到的問題,整理出具有探究性的典型問題,并為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3.教學方法運用
一是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翻轉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和寬裕的時間,在提倡交流的同時更注重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組內成員可通過多媒體電子書、網上搜索等各種方式來擴充自己的知識視野,達到學生間資源共享。針對學困點,采用組內對話、商討、辯論等形式對問題進行探究。這樣可以加大學生間的協作互助,培養團隊精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協作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提高學生間的合作溝通能力;同時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認知的發展,學生的交流,也有助于其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了解和監控。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小組合作學習對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
二是交流展示補充提高。經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學生需把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的收獲匯集、整理成各種形式的作品進行成果展示,可以以課件、小論文、微課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計算機應用軟件制作與數學教學軟件制作相結合
1.幻燈片制作與數學教學課件相結合
學生在計算機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幻燈片的制作,在數學老師的指導下逐漸完善對數學課件的制作,相互發展,相互提高。部分學生的數學課件制作超過了數學老師的課件制作。
2.視頻制作和微課制作相結合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師生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數學知識設置的層次性,選取學生易錯、易惑的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解題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制作成微課。
(1)用手機制作數學微課。教師可以不受地點的限制就利用身邊的手機制作數學微課,在與學生就某一數學問題進行交流時,在班級授課時,讓學生用手機進行錄制,然后進行后期制作。
(2)用ppt軟件制作數學微課。2010版ppt有錄制功能,它主要錄制電腦屏幕中播放的ppt演繹的畫面。我們可以在講授過程中給ppt配音,這樣的畫面穩定性較好,可以配上數位筆同時使用,便于過程的演示。但在前期ppt的制作過程中,數字、圖形以及展現的效果都需要提前制作好。這必定會耗費時間和精力。
(3)用電子白板制作數學微課。在信息化發達的時代,教師可以借助教室中的電子白板進行微課錄制。這種方式和ppt軟件類似,都可以錄制電腦屏幕中出現的所有畫面。但使用電子白板錄制微課具有地點限制。(4)用錄屏軟件制作數學微課。在微課的制作中,使用錄屏軟件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軟件制作某題型的精講、考點知識的歸納等,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觀看,例如:對于優等生而言,他們可以觀看一些難題的精講分析;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可以觀看知識點的歸納,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錄屏軟件制作的微課效果較好,但同樣需要做好前期的課件準備。
(5)用錄播室制作數學微課。錄播教室的使用,也讓教師有了不少制作微課的機會,對于校公開課、優質的展示課等,教師可以借助錄播系統,錄制課堂教學全過程,截取部分有研究價值的片段制作成微課。這種方式可以錄制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全過程,具有紀實性,因此,對教師的表達有較高的要求。
總之,運用“互聯網+”技術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善中職數學教學現狀,提升中職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