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的教育發展中,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在新教改概念目標的指引下,以生為本的模式已經普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重視。新形勢下的數學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數學教學的目標和規律,適時轉變教學方式,增加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入了解不同的思維方法和結論。
關鍵詞:生本;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引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生本模式已經在教育實踐中得到更多人的認可[1]。教會學生從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是我們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分析、抓準學生特點,在數學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提高課堂教學轉化率和學生的參與度,打造高效課堂。本文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實行趣味科普,轉變學習態度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提起數學,許多學生覺得抽象無所適從。初中數學的這一特點更為突出。小升初的學習考試中,每個人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進入新階段的學習,出現的差異度可能更大,時間一長,有的學生難免會對數學產生畏難的情緒。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材備案,在全面把握數學教材內容前提下,多多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的科普。例如,在算術方程的學習中,可以科普方程解法的一般過程,加入我國古代數學家秦久韶等人的生平事跡介紹,燃起其對我國古代數學發展成就的自豪感,激發其學習熱情,這樣活躍課堂氛圍也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無端排斥心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或者將《孫子算經》雞兔同籠趣題拿出來“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幾何”,這類題目不算陌生,或許有人可用小學時期的假設法算出來,但初中階段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不錯的嘗試。在這個引導過程中,教師的角度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做到對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融會貫通,這些知識的串聯與整合有利于學生慢慢懂得縱向的總結歸納和概括,在這類趣味性問題的解答中獲取更多的思路。
二、引導課前預習,加強自主學習
初中的數學課程運算容量難度增強,課前預習顯得尤為重要,它能較大程度減輕學生數學課上的學習負擔,也能提前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而讓讓他們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學習。然而這個經過實踐論證的科學學習方法長久以來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足夠的重視。生本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師生雙方共同制定預習的目標和計劃,共同掌控教學節奏。例如在整式運算的課程講解前,教師可以布置出兩道實際問題像“一杯酸奶三元,一瓶水兩元,小淺買這種酸奶兩杯這種水三瓶,小華買水兩瓶酸奶一杯,兩人總共花了多少錢”,讓學生在課前自己看書結合實際體驗列出算術式,解答歸納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這樣的課前預習很大程度節省了課堂學習的時間和成本,而貼近實際生活的預習習題設計讓學生愿意主動“找路”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進入課堂,教師將學生的預習結果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收集整理預習過程中的未解決問題,有目標性地和學生加以探討,如此深入開展課堂學習,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
三、設置方案情境,引導學生思考
以生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子上,只有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課堂問題的思考,課堂知識的吸收理解才能更有效[2]。初中生心智發展較快,自我認知和感知大幅提升,可以說在與自己相關的情境中,他們愿意參與的積極性會更高。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思考,鍛煉其思維能力。例如,在區分對稱圖形的講解中,學生可能之前沒什么分類概念,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找尋準備一些相關道具,比如手帕、花朵等,讓學生用自帶的道具到講臺上加以折疊演示解說,在這個過程中,補充式回答、發散性思考都會極大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更深刻理解對稱的概念。再比如,在用坐標表示平移的教學講解中,筆者曾經看到過教師把教室桌子設置成圍爐式環境,在教室中間布置巨大四方的瑜伽墊,將墊子邊角畫上坐標軸,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體驗位移的點平移,通過這樣形象直觀的參與,學生會把注意力也最大限度集中在有吸引力的課堂上,課堂效益也有所提高。
四、加強情感交流,改善評判機制
進入初中,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和接觸時間會大大多于家長,這就讓溝通理解變得尤為重要。要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就必須細化到每個人。英語、語文等科目描述性詞匯多,教師在溝通講解中更容易與學生實現情感交流,而數學科目從內容上來說,無法更好地實現這一點。這就要求數學老師更多了解、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備課、授課、課下階段了解班級人員構成,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放下架子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縮小與教師的距離感,敢問敢講。同時,教師也應該優化評判機制,比如在空間與圖形題的求解中,有的學生數學解答出錯可能因為性格較為毛躁,有的學生出錯可能因為對圖形的相關知識理解不到位,這些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數學教師可根據他們的表現布置后續調整糾正方案,在深層次的溝通中給學生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3]。這樣的溝通交流越多,就越能夠實現教學目標,越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本模式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教師的指引性色彩濃厚,趣味性更加豐富,能夠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獲益匪淺。高效課堂最終著眼于學生的的全面發展,初中數學教學是這一教學實踐行為的重要試驗田,只有正視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現狀,找出不足,明確教師的引導作用,切實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踴躍探索實踐,才能讓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靈活應用基本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學會全方面、多維度地思考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4]。
參考文獻:
[1]段斌.生本教育理念下關于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6(8):148-148.
作者簡介:
魯欲民(1971年12月出生—),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嘉魚,職務:中學數學教師/職稱:中學高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學教育教學。 單位信息: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高鐵嶺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