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華
摘要:新課改要求我們對傳統課堂進行改革和完善,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探索和轉變,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小學高年級數學是小學數學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重難點部分,基于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和教師在教學方法應用上的弊端,當前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不高,需要我們集中進行教學改革。因此本文中筆者將分析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下文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教學;高效課堂;多媒體教學
引言:
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知識學習難度也逐漸增大,這就要求教師積轉變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提升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分析小學高年級情境創設的簡要方法。
一、情境創設結合學生實際,堅持以生為本
課堂教學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情境創設和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相結合[1]。比如,“比例”一課,基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征,筆者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應用了實物法,我在課前準備了大小不同的但是形狀等特性都完全一樣的圖形,兩兩一組,第一組是礦泉水瓶,第二組是矩形圖案,第三組是中國地圖。學生通過實物觀察發現每一組的兩個東西除了大小都完全一樣的,通過這樣的直觀感受,體會比例知識,這樣的情境創設方式既簡便有兼顧了小學生的基本特點。
二、合作學習,增強情境創設實效
小組合作學模式在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較為廣泛,學生通過合理的探討和交流利于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逐步構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并且有效減輕學生的知識學習負擔和教師的教學負擔,為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發揮和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2]。例如,講授《長方體表面積》章節內容時,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教師墻壁的粉刷方案,并且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討論結果。不同的小組設計的粉刷方案也千差萬別,但是這也體現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在小組合作競爭的氛圍下,學習積極性更高,這樣的課堂教氛圍下,學生的學習和互動有效性都得到顯著提升,為有效課堂構建提供了助力。
三、分析情境,解決問題
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情境的探究性,通過情境分析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為其數學成績提升奠定基礎。這就要求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兼顧情境的有效性和探究性,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問題的契機[3]。例如,講授《梯形面積公式》章節內容時,我以梯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轉換關系為切入點和支撐點進行情境創設,學生利用自身的知識儲備,通過實踐方式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進行切割和拼接,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自主探究關鍵知識點,利于學生進一步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效果,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和發展。接著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四、注重情境的互動性,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依然非常重要,因此教師需要強調情境的互動性[4]。例如,在《觀察物體》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首先發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觀察事物的角度有幾個呢?如果觀察一個人的話,從不同角度看到的結果一樣嗎?”這時候筆者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個人的正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等,然后筆者接著提問:“那有沒有什么物體是哪個角度看都一樣的?”,通過不斷的發問,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方向和空間,這時候筆者讓學生結合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也利于滿足學生的互動需求。
五、開闊視野,與時俱進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高效教學情境的創設其實有賴于教師的開發和研究,如果情境創設方式單一,不能與時俱進表現出特色和創新,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情境創設能夠與時俱進,開闊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典的植樹問題教學時,筆者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也積極滲透環保理念,借助多媒體展示“巴黎道路”圖片,讓學生在解決植樹問題的同時也能夠積極思考環境保護的重要,進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小學高年級學生創設了情感體驗契機,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質量的雙重提升。
六、結束語
綜上,情境創設方法不僅應用較為廣泛,其起到的教育作用也非常顯著,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情境創設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肯定的教學策略。但是想要實現情境創設的高效性,還是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教學需求和教學的經驗積極研究創新教學方法,本文試以此為思路展開教學研究,僅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浩路.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1(10)116-117.
[2]韓欣,嚴先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J].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7,11(28):133-134.
[3]李志國.淺議如何創設高效小學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34):126-127.
[4]李靜梅.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