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艷芳
摘 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面臨挑戰。為了適應新的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的宣傳引起高職院校的重視。高職院校如何做好就業政策宣講是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高職學生 就業政策宣講 以就業為導向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已成為高校重要的工作內容,尤其是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更是如此,學生就業不再是政府和學生的問題,它關系到高等職業院校的生存和發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高職院校的發展和學生的自身價值實現。對學生進行就業政策宣講是所有高職院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環節,因此,高職院校如何做好就業政策宣講是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重要環節。
根據2018年6月11日,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1.6%,與2016屆基本持平;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為92.1%,比2016屆略高,近10年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穩步上升,2017屆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201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33%,與2016屆(3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2017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分別為23%、42%。由此可見,盡管高職畢業生就業率提升了,但畢業生工作半年后離職率仍然高于平均值。在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下,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仍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大學生就業政策是保障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宣傳是落實政策的第一步,就業政策宣傳作為為服務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如何通過就業政策宣傳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一、就業政策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作用
1.國家就業政策對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必要性。
國家頒布與大學生就業相關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它符合了廣大大學生的利益,體現了國家的責任。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與社會接觸不多,心理不夠成熟。高職院校開展就業政策宣講對高職學生的幫助很大,有利于學生正確定位,發現不足,了解自身需要在哪方面加強培訓與學習,這些都對高職學生就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2.就業政策有利于對市場的調節和引導。
國家根據我國國情做出的就業政策是在詳細了解分析各種調查數據對國情和就業形勢影響的基礎上制定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必然具有科學性,國家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的宏觀調控十分必要。政府的權威性既可以使招聘單位依法合理地招聘大學生,又可以使高校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避免資源浪費。
3.有利于促進就業公平。
我國政府促進就業公平問題非常重視,每年都有部分大學生因招工單位存在用人不公平和性別歧視等原因失去許多就業機會,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干部政策等鼓勵大學生去基層和中西部,不僅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緩解了畢業季就業扎堆現象,平衡供求結構。
4.發揮就業政策實效,提升就業質量。
大學畢業生是每年就業人群中的重點。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措施。國發〔2011〕16號文件全面結合了“十二五”時期國家經濟建設和各項任務發展目標,從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進程,吸納畢業生充分就業、拓展促進就業主要領域和渠道等方面加以科學研究、制定和落實,為各高校就業工作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
5.提高高職院校就業工作成效。
就業政策對高職大學生就業能力和就業機會的影響影響顯著。高職院校堅持貫徹、落實國家大學生就業工作各項方針,不斷加強對就業政策的學習和研究,并結合市場需求,遵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律,構建高職院校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就業工作服務體系,確保高職院校就業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
6.可以幫助高職大學生樹立科學就業觀。
習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肩負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樹立遠大抱負。高職院校學生要在職業生涯中健康的成長,要成就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就要在大一入學開始明確自己的理想抱負,堅定崇高信念,并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就業政策宣講要結合理想信念教育,幫助高職院校就業困難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教育高職學生堅持理想信念與職業發展相結合,培養社會責任感,主動承擔起國家發展重任。把青年夢融入“中國夢”,把職業理想與祖國的需要統一起來,為今后的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二、高職院校如何做好就業政策宣講
1.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就業政策宣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培養大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從自身態度上培養誠信意識,并將服務社會的意識貫穿到個人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上,從而實現對自身品格的培養;二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可以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走向基層,到祖國需要的地方來鍛煉自己,將服務社會的理想落實到就業實際中;三是依法樹立職業定位,將職業道德情操與就業指導教育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職業操守,為人生的定位贏得成功。
2.創新就業指導工作方法。
學校和招工部門一方面可以響應國家政策,聯合舉行就業宣講會,用人單位部門結合自身實際講述就業形式和市場所需人才,讓告知大學生了解就業市場,了解相關就業政策,轉變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可以從大一新生入學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并結合高職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密切相關的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的老師應著力改變形式單調、內容枯燥的授課形式,采取專題講座、小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體驗式”方法增強其實效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3.針對我國國情開展就業形勢與政策的宣傳教育。
在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高職學生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就業形勢宣傳可以幫助高職學生認識社會中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規律,綜合使用各項知識、信息正確認知現階段的就業整體環境,從而形成準確的就業目標。在宣傳就業形式和就業政策時,必須加強對高職學生就業觀的培養,使高職大學生準確地找到適合自身職業規劃且符合我發展規律的工作,增強高職學生根據自身的性格、能力、特點等正確定位規劃的能力,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理論,使高職大學生有通過設計完整的職業生涯以促使自己不斷向預期的職業目標進步。
4.加強職業生涯教育。
美國生涯理論專家薩珀(D.E.Super)講:“生涯是生活里各種事件的方向,表現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形態;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給或無酬給職位的綜合;生涯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中國有俗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些大學生沒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哪些職位能成功,自己潛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學畢業才“臨時報佛腳”,一大批學生有就業恐慌表現。
現階段,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不成熟,還缺乏完整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因為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導致自我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職業目標不明確、盲目擇業等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大一開始普及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各種形式、方法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幫助高職學生盡早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和自主擇業意識,改變高職學生傳統的就業觀念,采取積極有效的行措施應對新變化;幫助高職學生掌握職業生生涯規劃的基本方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客觀認識自我、準確職業定位、科學規劃未來、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當下,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課程基本上由從事行政工作的老師或專職輔導員來承擔,部分不具備指導職業規劃能力,只能從授課過程中摸索實踐,而收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要積極引進專業教師或者對現任教師進行系統培訓、考核,幫助他們取得職業規劃師資格,使得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更加規范有效。
5.引導高職院校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創業。
對于大學生對自身價值期望過高和社會給予的報酬不相匹配的尷尬局面,要通過教育使其發生觀念上的轉變。基層就業將是今后高職學生就業的主要出路,要引導學生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積極宣傳創業理念和自主創業優惠政策,使創業思想深入人心。結合典型事例及央視《對話》《非你莫屬》《贏在中國》等欄目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并聯系現實,拓展創業思路。另外,學校還可以邀請高水平的專家團隊進行創業實踐的指導,使得部分學生真正走向創業之路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中。
6.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進行就業政策宣傳。
拓寬信息傳播渠道,將多媒體、手機、電視、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園報紙雜志等各種傳播媒介有機地與高職院校就業政策宣傳教育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適時便捷的信息,同時縮小高職院校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距離。
充分利用就業網站。就業網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但也是宣傳媒體,要著重提升就業網的質量和豐富其為學生所提供的內容,如果是一個優秀的就業網,提供學生所需要的信息,那么自然會吸引廣大的讀者,同時也達到宣傳的目的。
三、結語
政府在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發揮主導作用。更好地挖掘政府和高職院校、學校等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加大國家就業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就業政策的宣傳效能,加強政府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聯系,各司其職,各要素相互配合,不斷促進高職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桂萍,周彬.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方式方法探討與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3(3).
[2]嚴秋菊.高校改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3]蔡云龍.高校如何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發揮指導作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4).
[4]魏玉東.高校就業政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評估——以沈陽市高校為例[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5]楊麗雯,政策工具視角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分析研究[J].教育評論,2015(8).
[6]夏勇超.論如何通過就業指導課促進高校就業困難群體就業[J].教育觀察,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