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朱葉 徐敏
【摘 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在手術室護理當中應用人文關懷的效果,以便為臨床干預工作提供可行參考。方法 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期間我院手術室進行手術的患者,選擇其中的1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均為75例。對于本研究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手術室護理時應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配合人文關懷,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之后,患者關于護理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采用自制量表評分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增高,兩組經統計學軟件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手術室護理過程當中將人文關懷應用在其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整體感受,能夠促進手術的成功,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人文關懷;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手術室在醫院當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醫療場所以及科室,從患者角度來說,手術治療本身是一種創傷性的應激源。因此對于手術來說,患者具有較高的護理要求,而護理的優良直接對于患者手術是否成功和患者預后情況產生影響[1]。現如今醫院對手術的護理比較重視,一般都會配合有效的干預措施進行干預和指導。人文關懷是一種哲學和護理的有機結合,在護理過程當中實施人文關懷可以良好的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術的護理質量,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所以針對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將人文關懷應用在其中所取得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調查時間為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選擇期間我院收治的150例進行手術的患者作為此次調查的研究對象,對于本研究當中所有研究對象,均選擇采用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75例。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33:42,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1歲到78歲,平均年齡為(45.6±12.4)歲;本研究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34:41,患者年齡區間為22歲到80歲,平均年齡為(46.8±10.8)歲。本研究所有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檢驗并作比較,兩組患者之間沒有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本研究對照組患者選擇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因為本研究篇幅有限不做詳細贅述,對于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需要將人性化護理融入其中,具體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①術前護理:麻醉以及手術都會導致患者手術之前出現異常的心理,很多患者都會表現出一定的焦慮、緊張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如果患者的情況較為嚴重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血壓升高和失眠等情況,甚至導致患者出現行為異常以及心率加快,這些異常情況和相關的心理會對于圍術期患者手術以后的康復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必須對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使患者的異常心理得到消除。護理人員應該簡單的對患者介紹手術和麻醉的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了解手術體位和可能導致的身體不適情況,要告知手術之前相關準備工作的必要性,這樣才能夠使患者更加合理的進行配合治療,還要對于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了解,這樣能夠幫助患者做好相關的術前準備工作[2]。
②人文環境: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以后,避免在推床車當中出現碰撞或顛簸,對患者應保持熱情,需要以友善的態度對于患者進行干預,將所有患者送入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保持整齊舒適,安靜的手術病房,為患者要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對于手術室的溫度進行調整,使溫度控制在22℃到24℃之間,并且同時要保證手術室的濕度在50%到60%之間。要保證患者的隱私,對于身體暴露的部位應該遮擋好,可有效防止患者手術當中體溫的流失。護理人員在手術室不能夠大聲的喧嘩,也不能夠交談和手術無關的話題,可以根據患者喜好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這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能夠使患者良好的配合手術操作[3]。
③術中人文關懷:要求患者在手術臺上平躺,針對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需求為患者使用薄枕,根據麻醉師的需求進行相關配合,將患者的衣扣、領口和褲帶兒都松開。患者手術之前可以選擇采用纖體分泌的拮抗藥物,這樣會導致患者口唇干燥,護理人員可以選擇采用蘸生理鹽水的棉簽對患者潤唇。也可以對患者講解不可飲用水的相關原因,在對患者的肢體進行約束的時候,應該詢問舒適度,每項護理前應耐心對患者進行解釋,使患者能良好的配合治療。幫助患者緩解身體和心靈上的不適,要降低手術室當中交談的聲音和相關儀器的聲響,對于全麻誘導期患者,患者一般會最后才失去聽覺,所以要再應連麻醉的過程當中,盡可能的保證患者體位不動。如果患者保持清醒,護理人員需要詢問是否存在不適感,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手術過程中應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是否順利,這能夠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等不良情緒。
1.3 評價指標
對于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選擇采用自制的量表評分進行評價,本研究資質量表采用百分制,如果評分超過90分,表示護理滿意,如果評分為70~89分之間表示基本滿意,如果評分不足69分,表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有數據調入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檢驗和分析,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版本為IBM SPSS26.0,所有涉及到的計數資料選擇采用卡方值(c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之后,患者關于護理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采用自制量表評分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增高,兩組經統計學軟件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術室護理當中應用人文關懷的效果,從本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在護理當中采用人文關懷進行干預指導可以強化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性,能夠在手術室護理過程當中突出人性化的特點,使患者感受到關懷和照顧,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決心,也能夠在患者手術過程當中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手術期間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能夠有效的保持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而本研究的結果也能夠證實,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充分的證實了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當中應用的價值。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過程當中將人文關懷應用在其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整體感受,能夠促進手術的成功,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吳炎艷.手術室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價值[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4):242-243.
李可艷,馮丹,王茜.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4):12-13.
趙亞琴,牟秀麗,劉麗芳.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