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險嬌
摘 要: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形成的綜合能力,其中包含了推理、想象、運算、建模等基本要素。文章通過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這一系列的實施方案的分享,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方式,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數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5-10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
小學數學中的核心素養擁有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是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所必需的關鍵品質與思維能力。教育部已經就核心素養的相關問題開展意見征集的工作并已發布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從現階段的教學工作中看來,數學核心素養大致可細分為直觀想象、抽象思維、建模活動、數據分析、運算方法、邏輯關系等內容。
1.數學抽象
通過抽象思維能力把物理屬性從具體的事物中提取出來,并對具體的對象展開明確數學研究的能力,就是數學抽象。一般來說,就是對數學學習中的圖形、數量關系進行抽象的處理,并總結成為具體的概念,同時明確厘清各個概念之間的內在關系。
2.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指依據現有的命題和條件,在一定規則的思維導向下,運用論證推理的方法得出新命題的能力,由于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由特殊到一般的類比歸納法,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法。
3.數學建模
將問題進行抽象處理,再通過數學的方式表達出來,用現有的數學知識和方法以數學模型的形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屬于數學建模。一般情況下,通過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建模、求解、驗證這一系列的環節,幫助模型不斷地改進,最終實現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1]。
4.直觀想象
顧名思義,直觀想象是通過數學的幾何圖像和空間的想象幫助理解,更直觀地發現變化規律,實現利用圖形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圖形在數學的學習中十分常見,且在位置、運動、形態等問題中,圖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5.數學運算
數學運算指在運算方法已經明確的基礎上,對運算對象進行計算的能力。在運算過程中,需要對運算的對象進行充分的理解,并且熟練掌握運算規則、明確思路,能夠調動合理的運算方法展開,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
6.數據分析
在掌握了一定的數據資料后,借助數學中統計學的相關原理方法,對其進行有效分析,經過科學推斷,最終得到相關知識內容的能力就是數據分析能力。其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數據收集、整理、提取、建模、推斷、總結等各種能力。
小學數學的各個核心素養彼此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培養并樹立學生的直觀想象力以及抽象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從數學科學的角度展開思維分析,使其形成相應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熟練數學的運算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表達,使其能以數學的理性方式表達身邊的生活,強化建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學會數學分析法。
二、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養的路徑
1.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手段、習慣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知識是解決相應數學問題的必要策略,學生只有徹底掌握,才能從整體的高度對教材知識進行理解,從而實現融會貫通,達到科學、靈活地掌握數學問題解決的方法。
例如,教師在對圖標的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利用圖表中圖案的多樣性,在事先不進行講解的前提下,讓學生以形狀或其他特征為圖標進行命名[2]。又如,在一些數學命題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為一組數字的組合找規律,這其中就蘊含著等差數列的數學概念,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獲得知識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以輕松的心情獲得更多的知識量、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今后的學習也會有更充足的動力。只有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其在各個階段自主學習,達到“授人以漁”的教育目的。
2.思維能力的鍛煉
思維能力是人類智慧的重要體現,也是人智力的核心。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灌輸式教育方法實現教育,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成長,還會使學生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降低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開放思路,把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自己起到相應的引導作用,輔導學生學習,此過程更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過程。
例如,在進行實物對稱性教學時,教師可以開放課堂,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列舉自己身邊的例子,說說有哪些物體是具有對稱性的。其中會出現很多如蝴蝶、對開門等正確的例子,但難免也會有學生說出錯誤的例子,這時教師要適當糾正,并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形成思維的能力,并鍛煉其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
3.語言能力的鍛煉
語言能力不僅僅是讓學生勇敢地說出話來,更要讓學生嘗試著用包含數學思維的語言進行有效、合理的表達,這不光是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符合教育課程標準的重要思路。通過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訓練,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整體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加強數學的綜合素養,提升整體水平,也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準確。
4.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科學,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在展開小學數學教學時要多引用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和自己的相關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地“活”起來,有效鍛煉思維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教學中,有一條定理是“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在展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地圖上畫出學校和自己家的位置,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到的這一定理,嘗試著在地圖上找到自己上學的最佳路線,更快地到達學校。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初步在生活里發現了數學知識,從而使教學真正和生活產生聯系,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產生探究心理,促進數學學習[3]。
5.提高學生問題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下,學生要能以數學的眼光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小學數學教育核心素養,也要求加強學生對問題的敏感度和解決能力。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好奇心強,這是進行問題系列教學的重要優勢,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展開教學工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
例如,進行升與毫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設好問題:“容量是什么?”“容量以什么單位計量?”“小明喝了3杯果汁,小剛喝1杯就喝不下去了,小明比小剛的容量更大嗎?”然后利用不同的量杯進行試驗,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比量杯裝的水量,然后根據量杯上的不同刻度,得出結論由教師開始進行講解,說明升與毫升的關系。教師在發問的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加強學生思維和應用的能力,進一步實現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培養。
三、結語
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思考能力。同時通過理論實踐的結合,數學生活化的轉變以及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鍛煉,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教師可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完善,推動教育事業的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洪秀麗.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考試周刊,2018(3):61.
[2]董立杰.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8):108-109.
[3]謝如月.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在總結中創新[J].新課程導學,2017(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