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虹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開放性;教學觀念;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066—01
新課標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設計上更貼近現實,選取的案例和素材也很新穎,緊跟時代,教材內涵豐富,靈活性極強。但在農村初中,由于受經濟發展制約,信息交流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致使學生見識不廣,思維狹隘,對教材中提到的很多案例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原本很多該由學生討論和探究的話題變成了教師說教,這使教學的實效性受到影響。針對這種現狀,筆者在思品課教學中,積極探索一種使課堂不局限于教材而具有開放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和培養其實踐能力需要的課堂教學方式。
一、開放性課堂的要求
(一)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思想品德課教學要真正走向開放,首先就要求教師在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更新已有的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的目的不是教材和知識本身,而是要著眼于如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認真周全的考慮。首先,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其次,教師要考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最后,教師還要考慮教學實際條件和可利用的區域文化資源。
二、開放性課堂的教學形式
(一)課堂教學
1. 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就教學中的案例、論點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采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思想品德開放性課堂的重要途徑。
2. 教學中設計和引導學生解決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利用開放性問題教學,可以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及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探究。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突破定勢思維,培養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和引導學生解決開放性問題,是思想品德開放性課堂的重要手段。
3. 課堂劇的表演。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是要求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案例。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設不同表演情景,能使學生在表演和觀看中,形成正確價值觀。課堂劇表演不僅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等,所以課堂劇的表演是思想品德開放性課堂的重要選擇。
4. 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學理論倡導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因而,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思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思品課教學內容淺顯易懂,并且貼近現實,初中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認知、理解能力,教師如能在課前加以指導或設計導學案,就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參與、分析、探究和體驗這些自主性與能動性的活動,理解思想品德課的基本概念,形成正確觀念和觀點,并學會運用,這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思想品德開放性課堂的有效途徑。
(二)在校內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教育活動
1. 組織演講、辯論等比賽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較有規模的校內演講比賽或辯論賽,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培養和鍛煉。演講或辯論的形式比課堂空洞說教更能激發學生情感,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七年級下冊關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堅強意志、承受挫折的內容,較適合演講。以演講的形式呈現會使這些內容更具靈動性,也更能激勵學生,以培養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生觀,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另外,對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如能采用辯論形式展開,就會使學生在激烈爭論中強化觀點,得出真理。
2. 組織形式多樣的倡議活動。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中,有些是涉及到全社會觀念的普遍問題。像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環境、學法守法、文明上網等內容都較適合舉行倡議活動,以使學生形成普遍的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的價值觀念。這樣的活動不僅使教學內容得以深化和升華,也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使教學真正實現高效。
(三)校外綜合實踐活動
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生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和愛國及責任教育為主要內容。這些教學內容的落實,如果僅僅依靠教材和課堂,是很難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這就要求教師組織各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形式多樣,如問卷調查、訪談、感恩教育、普法教育、社區服務、娛樂活動、走訪、調查報告等,這些活動極富現實意義,又有可操作性,學生可在課后完成。這樣的活動更能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更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