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潔
【摘要】核心素養是我國當前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本文以一堂英語閱讀課為例,淺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型教學的特點和成效,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96-01
一、核心素養的概述
“核心素養”是我國當前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四個素養要素: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這四個學科素養,既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又是英語學科進行素質教育必備的要素,它為我國英語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的特征
閱讀課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型,對學生核心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文本意義解讀停留在淺層次,文本分析視角單一等。根據修訂版新課標的要求,筆者認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次意義,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文化品格。
根據新課標英語的要求,教師應創設啟發性任務,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意義,理解文本所承載的文化價值,發展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養成高尚的文化品格。
第二、優化學生語言認知結構,創設合理情景,培養學生語言發展能力。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觀,學習是利用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知識,學習新知識。這意味著學習是主動的,學習者要對外部信息做主動的選擇和加工。教師通過語言運用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新的語言知識,從而達到發展語言能力的目的。
第三、以語篇為載體,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群體獨特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和健康的情感,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第四、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學生自主學習應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基本特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討論難題,從而自覺養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習慣。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例分析
筆者以外研社高中英語課本第三冊第3模塊The Violence of Nature的閱讀課為例,探討如何在閱讀課教學中通過有效活動設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
(一)教學內容的分析
本文由三個部分組成,前兩部分對龍卷風和颶風的概念和影響加以說明,第三部分講述一則有關颶風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設定
根據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要求,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情的分析,筆者將該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理解,內化,運用目標詞匯,能運用各種閱讀策略獲取文本大意及細節信息,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加強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難題,口頭表述等方式理解文章深層信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英語環境下感受大自然的暴虐,從而意識到保護大自然重要性,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三)教學流程及活動評價
1.Pre?鄄reading:精設導入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1)課前活動用微視頻激發學生對話題的興趣。
(2)圖片呈現,有效預測,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
【設計意圖】
預測是一個積極的思維過程,要求讀者根據已了解的文本信息,結合自身的認知經驗,通過自身的理解和推斷,對文本內容或后續的情節發展等進行猜測,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驗證。這一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2.While?鄄reading:多維度開展閱讀活動,預設多樣化的閱讀任務,多元化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
(1)Scanning:讓學生迅速瀏覽文章的subtitles,并按表格提示找出主題句,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對語篇文體的把握以及對主題句的理解,了解到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語篇結構。
(2)Careful?鄄reading:引導學生分部分細讀全文,多層次設計閱讀任務,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并復述故事。
【設計意圖】
增強學生細節閱讀能力,發展語言能力,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復述故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節,為后面情感升華奠定基礎。
3.Post?鄄reading:深度提問,激發批判性思維
【設計意圖】
讓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及所承載的文化價值,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在現實社會文化中重構文本主題意義。
4.Homework:讀后寫作
【設計意圖】
讀后寫作引導學生從讀寫兩個角度來把握語篇,引導學生,把讀、寫、思結合起來,對本模塊The Violence of Nature話題進行多角度的整體把握。
四、結束語
從新課標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四個要素方面來審視,本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素養。多樣化的閱讀任務創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聽說讀寫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從而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
[2]孔企平.論學習方式的轉變[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貴麗萍,黃建英,周勇,林妮.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活動:評判性閱讀視角[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