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生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日益完善,課堂改革開始逐漸深入推進,高中語文作為高中教學的高級階段,在新課改要求的不斷推動下,在課堂中更加強調滲透傳統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語文教材匯聚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民族文化以及豐富的人文知識,將哲學與藝術完美地結合到一起,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更要重視文化更深層次的意義,一定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課本結合起來,并滲透民族精神于其中,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讓高中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祖國文化,勵志做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最終達到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目的,為我國建設文化強國奠定夯實的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價值 策略
幾千年優良的傳統文化貫穿于整個中華民族,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高中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在青少年中實現傳承傳統文化的目標,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在高中階段開展文言文與多樣化的教學方案,是促使學生了解、繼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最終努力實現青少年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的重要價值
高中語文是高中教學中一門及其重要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多樣的知識與文化,并且與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如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內涵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挑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一是,有助于促進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綜合素質就是一個高中生所展現出來的全面的素質涵養,語文教學具有豐富多樣的內容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之中,讓學生牢牢掌握傳統文化的含義與優秀的民族知識,并逐步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開拓眼界并進一步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幫助學生培育出高尚的情操。二是,更好的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我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五千年的傳承歷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在培育學生道德修養的基礎上擴展視野,使學生更全面了解傳統文化。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充分了解先輩們的智慧,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大程度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
1.深入挖掘語文教材
高中所使用的語文教材,其內容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而成的,教材內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學作品質與美的結合,同樣也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更深層次地挖掘課本中文章所蘊含的豐富的傳統文化,把課堂的重心轉移到傳統文化觀念、文學底蘊以及文化教育當中來,從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文化、文化傳統、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思維方式上探索更深入的文化視點,更好的將每一篇文章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質展現到同學們眼前。
例如,老師在進行韓愈《師說》相關內容的講解時,就可以從文章當中提出的疑問入手,引導學生總結出我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學生從師求學的原則,將古人勤勞刻苦、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傳授予學生。這樣既能加深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2.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實踐活動
將傳統節日作為教學的載體,以尋找鄉土文化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以此來傳承傳統文化。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歷史淵源、美妙傳說以及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們將傳統習俗、道德風尚與宗教觀念直觀地展現出來,寄托了整個民族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例如,學校教學經常會與傳統節日相遇,如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這時我就會把法定節假日的語文課定位為采風課,讓學生充分利用假期查閱傳統節日的資料,并主動參與自己家鄉的民間活動中去,嘗試發現每個傳統節日的淵源與民族之間的風俗習慣,在開學之前整理資料并收藏,作為創作素材將其積累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到語文知識,將家鄉的美麗風俗與精神風貌展現給大家,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
3.擴展閱讀傳統經典作品
我國的傳統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單純依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容易讓學生深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在課上向同學們展示他們平時閱讀的書籍,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以此為引入點,激勵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把書本內容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延伸拓展,布置課外學習任務。讓學生增加傳統文化的閱讀。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利用自己課外時間進行優秀傳統文化作品的閱讀,開展課外經典傳統文化閱讀的第二課堂,同時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堂知識與課外閱讀學習到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在每節語文課的課前拿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大家,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同時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自覺地走入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中去。
4.背誦經典
在努力推進的綜合學習文化活動中。豐富多樣的語文綜合學習活動是學生進一步領略民族文化魅力、開展文化實踐活動的重要媒介。誦讀活動不僅讓學生豐富知識、培養語感,還發展了品讀鑒賞等多方面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從教育學的角度教授給學生以傳統文化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我們可以在每天的大課間,可讓學生真情實感的投入其中地誦讀《阿房宮賦》 《離騷》 《逍遙游》 《蜀道難》等經典文章。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電腦和圖書館來為同學們尋找經典的課外閱讀文章,以此來提升高中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幫助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樣、意蘊深長、歷史悠久,是學生們巨大的知識能量和精神財富。隨著傳統文化的再度興起,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習傳統文化就成為了必然趨勢。針對此類現象,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完善教學體系,確定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的結合方向,拓展閱讀傳統經典詩篇和文章,不斷擴展學生的視野做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與繼承者。
參考文獻
[1]田新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J]文學教育(上),2017(07):58-59.
[2]高原.探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30+30.
[3]張蕓凡.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26+33.
[4]朱志剛.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學周刊,2016(30):192-193.
[5]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