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民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于事物的客觀認識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上,都建立在語文學習上。由此可以看出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特點,所以在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加強讀寫能力的培養。我國是一個擁有優秀文化歷史的國家,應當加強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強閱讀教學指導,引領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平常素材的積累,久而久之,既提高了他們讀寫能力,也增強了他們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簡要分析,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的進一步拓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中高年級 讀寫教學 文化素養
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為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閱讀寫作習慣。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占據極為重要的比例,兩者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承的,所以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近幾年,我國語文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深化,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所以開展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加強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則顯得勢在必行。
一、引領學生深層次閱讀,重視素材的積累
開展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引領學生正確的閱讀,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能夠自然而然地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探討,加深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通過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予以正確的引領和幫助,使學生掌握學習技巧。通過一定的深層次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文本素材,進而提高寫作能力,只有加強素材的積累,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話可寫,有感而發。當前部分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出現的失真現象,以及胡拼亂湊的現象,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教師必須正確認識這一問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引領學生,加強素材的積累,使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料。教師引領學生閱讀語文文本時,不僅要充分結合教材內容,也應當引領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材料,為學生推薦科學有趣的文本內容,使學生能夠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習思維,增強寫作水平。
二、將閱讀教學結合生活實際
閱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以及對事物理解能力較弱的弊端。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當結合生活實際,詳細的傳授文本知識,開展生活實踐活動,確定活動目的是學生能夠帶有問題進行調查,促使學生采用多元化的調查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交流。例如:教師讓學生搜集關于“端午節”有關的作文,學生在端午節期間能夠觀察人們有哪些慶祝活動并搜集關于端午節的故事,教師在班級上組織交流,學生探討分享各自收集到的端午節知識,教師進行點評和表揚,讓學生自主撰寫文章,看誰寫得又快又好。此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巧妙結合閱讀內容,優化寫作技巧
開展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使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素材的同時,也增強寫作水平。教科書是科研人員,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制定的專業性教材,所以教師應當引領學生首先學好教材內容,其次在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拓展延伸,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學到的語文寫作方法,來描述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內心情感,教師予以引導和點評,使學生在能夠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習自信心。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指導,通過提出問題等方式,引領學生正確的思考和探究,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閱讀技巧,以及文章中的修辭手法,能夠做到為己所用。例如:教師在講解文章時,可以重點講解作者采用的修辭手法并要求學生運用該修辭手法來描述自己的生活經歷,可以進行小組討論。通過激烈的討論,學生能夠產生心靈的碰撞,激蕩出寫作的火花,進而進行寫作。針對學生在寫作時出現的問題,教師能夠及時地指出并耐心地引導,再次學習該修辭手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有被尊重,被呵護的感覺,進而喜愛上語文寫作。
四、教師科學客觀的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但是對于接受新鮮事物,卻展示出較強的好奇心與欲望。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時,能夠客觀地評價學生,學生能夠積極地聽取并改正,正確地掌握學習方向與方法。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并未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開展語文評價是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客觀綜合的評價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是學生彌補學習中的缺點及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程度和接受能力進行選題,學生在閱讀素材之后,加強理解和交流,并進行寫作,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精確的指導。教師的科學引導與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教師在開展評價時,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耐心地指導學生的讀寫問題,有助于促進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提高讀寫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小學中高年級讀寫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結合新課程標準進行創新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興趣愛好,開展差異化教學,能夠結合學生已學到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邊教學邊思考,與學生一起提高讀寫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晴雯.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6):39-40.
[2]樊金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5):186.
[3]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一體有效策略分析[J]馮學平.新課程(小學)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