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
摘 要:作文教學要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要根據高、中、低學段的差異性,引領學生積累素材,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學會閱讀,學會體驗,學會練筆,用不同的方法發現、搜集和整理素材。
關鍵詞:作文教學;素材;積累方法;觀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5-0074-01
素材積累,簡單來說,就是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資料,從而為寫作文提供素材。寫作素材是作文的“糧草”和“米”。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學會了積累素材,也就有了寫作素材,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進一步把作文寫好,也進一步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這樣才能完滿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一、學會觀察,掌握多種觀察方法
觀看對于學生而言很簡單,但對于觀察,很多學生難以運用不同的視角。俗話說“所見即所得”,但對于學生,即便看了很多,若沒有用心觀察,也難以有所發現,獲得直接經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觀察的習慣,觀察周邊的生活,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例如,在上學路上,要觀察路邊的樹木、花草,路上的行人、車輛,以及各類相關聯的事物;在校園里,要觀察操場、花圃,以及玩耍的同學等;在家里要觀察房間,觀察書桌,觀察社區的點點滴滴等。另外,對于觀察也要講究方法,留心觀察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觀察力的前提。對于周圍環境、人、事、物的觀察,可以按照方位順序進行觀察,也可以進行對比觀察,還可以從高處觀察、蹲下來觀察,以及調動全身感官去仔細觀察等。
二、學會閱讀,綜合課堂內外的閱讀
讀書可以明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積累寫作語言,學習寫作技巧方法的有效途徑。教師在閱讀指導方面,要注重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課內閱讀多是對教材文本的閱讀,教師要讓學生從中摘選優秀的名篇、好詞佳句來進行品味,并將之記錄下來,平時多進行朗讀和背誦,為寫作提供語言積累。同時,在課內閱讀時也要注重學科知識的融合,如可以從思想品德教材、科學教材中獲得寫作素材。還要注重朗讀與背誦的合理運用,對于經典范文、詩句,要鼓勵學生背誦下來,深入理解文本內涵,激發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外閱讀實踐中,教師要注重激發閱讀熱情,要為學生推薦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課外讀物。再者,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和方法。例如,在閱讀中學習如何觀察,如何對人的細節進行刻畫,如何運用語言,如何布置寫作框架,如何巧妙地使用修辭手法等。關于課外閱讀材料,可以是書籍、雜志,也可以是網絡媒介中的故事等,這些都可成為豐富學生閱讀內容、拓展閱讀視野的重要素材。
三、學會體驗,從實踐中提煉寫作思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課標也提出“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所以說,要鼓勵學生從觀察生活中走近生活,從生活體驗中收獲真情實感。一方面,在課堂教學環境創設上,要激發學生體驗的興趣。學生只有參與體驗,從中感受鮮活的生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更好表達自己的寫作思想。例如,在一節《人與動物》寫作教學中,教師創設寫作情境時,可引入鋼琴曲《清晨》,讓學生從音樂聲中聆聽鳥叫,體味鳥兒快樂的生活,由此感受森林的悠長,體味季節的變化。最后,教師扮演成獵人的形象,朝著天空“砰”的一槍,說道“我是來打鳥的”。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例如,參觀文化場館,組織社會調查,開展各類競賽活動,還可以進行故事接龍,編故事大賽,改編歌詞,爬山、旅游,以及其他公益性活動。要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豐富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四、學會練筆,從寫作中不斷提升能力
作文教學要讓學生養成勤于練筆的習慣,每一次練筆都是一次素材積累過程。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如果詞匯不是活躍在兒童心靈里,而只是一味背誦、接受別人的思想,卻不去創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詞匯把這些思想表達出來,那么他就會變得對詞匯缺乏領會力。所以,作文教學要注重習作訓練,要讓學生在平時多寫、多練。例如,記日記,對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表達。可以是觀察日記,可以是旅游日記,可以是生活日記等。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日記進行積極反饋。要拉近師生的距離,就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打成一片。另外,在練筆訓練上,還要適當拓寬學生的練筆范圍。例如,結合文本學習來進行改寫、擴寫、重寫訓練,讓學生從中感受不同詞語的意義,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在模仿寫作訓練中,可以體味名家作品的寫作思路,可以加深對優秀文本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思考力、創造力。
總之,通過對不同寫作素材的長期積累,并讓學生勤于練筆,學生就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當學生領會到寫作中的樂趣,又會進一步注重觀察、樂于閱讀、勤于體驗,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如此一來,作文教學質量就會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韋柳昌.略談小學生作文素材積累的基本途徑[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0(S1).
[2]范艷君.素材積累是作文的源頭活水——從一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作文困惑說起[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4).
[3]李靜,文雪.三種有代表性的中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