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超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在高考中占據較大的分值。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育質量,成為教師應當深入研究的問題。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數學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當下數學教學觀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教育教學觀念;轉變路徑
1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原有的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如果不積極進行轉變,就會嚴重影響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涉及到教學目標的轉變和教學模式等的轉變,教學觀念的轉變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成為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亟需解決的問題。
2 當下數學教學觀念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目標不正確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但是從當前高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考仍是考察一個學生知識水平的唯一方法,學校、教師和家長仍舊以升學考試作為高中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他們認為只有考上好大學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好成績成了好學生的標志。有些學校和教師為了提升學生成績、增加升學率,以服務高考作為數學教育教學的唯一目的,而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全面的發展。教學目標不正確使得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在根本上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2.2 教學模式落后
當前,有很多數學教師仍是一味地關注教學進度,采用的也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相應的學生學習的方式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反復地做大量的練習題,這種教學模式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采用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方法,然而很多教師認為自主學習就是放任學生不管,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這種觀念嚴重曲解了自主學習的意義。在合作探究學習方面,很多教師仍是對所有教學內容一概而論,沒有將合作學習實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更無法實現合作學習的效果。
2.3 教學改革過于盲目
有些學校為了響應國家新課改的號召,一味追求新課改的進度,反而忽略了新課改的質量和效果,沒有將新課改研究透徹,從而在一些方面產生了認識偏差、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例如,新課改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這里的自主探究值得是讓學生具備探究能力和探究的方法,而有些數學教師降至當成了讓學生去自學,而并不傳授學習方法。教育教學必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才能完成,教師要對數學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加以分析,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探究適合自身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否則就會嚴重阻礙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4 教學關系不和諧
一方面,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仍是占主導地位,教師單方面決定學習的任務和目標,這種做法是不符合新課改目標的,需知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另一方面,在教師的普遍觀念里,“嚴師出高徒”才是教育的真理,數學教師為了實現數學成績提高的目標,對學生的要求過于嚴苛,甚至不考慮學生的額學習需求,如每天必須做完多少練習題,考試必須達到什么分數,學生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既承擔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又不敢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其結果必然是阻礙教學質量的提高。
3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
3.1 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轉變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就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都要認清高考的地位和作用,高考只是教學目標的一部分,只是對學生學習的一次基礎測驗,而高中教育教學的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充分尊重學生興趣和意愿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只有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從根本上轉變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
3.2 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教師應當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師講課學生練習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注重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他們在學習中運用“舉一反三”。鑒于高中數學涉及的知識面更廣,內容更豐富的特性,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地展開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探究,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開展探究式、互動式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3.3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高中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高中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做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并不明白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什么聯系,這種疑問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適時地組織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數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認清高中數學的重要作用,進而調動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3.4 構建和諧的教學關系
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主要發輝引導和輔助的作用。首先,數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合作互動式教學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避免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其次,教師應當擔任引導者、輔助者和合作者的重要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當學生在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思路;再者,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積極回答學生的提問,與學生溝通交流,促進師生之間良好互動機制的形成。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它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邏輯性,通過高中數學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仍然采用著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嚴重阻礙著高中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就需要教師轉變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深入研究教學觀念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李圣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探析[J],神州,2017(25):172。
[2]熊用兵.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探析[J],文理導航,2017(04):32。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