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課程在人文學科中一直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素質教育。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中,普遍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本文在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對初中音樂教學所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在此提出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的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引言:
音樂是一門美麗的藝術,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類表達情感的途徑。使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更好地領悟到音樂的真諦。在新型模式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方式,為中學生正確有效地學習音樂提供了一個平臺。其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音樂教師則從之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退了下來,現在只起到輔助作用,為學生在學習音樂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解決問題。
一、新課程模式下的音樂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主要有音樂欣賞、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塑造學生的音樂素質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中,存在著這樣的一些問題:一是教學形式刻板,一昧地采用單調的聽課模式,音樂教師只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實踐的作用;二是教學方式陳舊,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三是教學主體錯位,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新課程的教學方式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初中的音樂教程制定了更詳細的方向和目的,要求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本著“以審美為核心”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位置,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全面塑造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為了能夠徹底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樂趣,學校需要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是高質量硬件設備的設置,良好的媒體視聽教室和音樂教室的建設,以及各種樂器的配置。其有利于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更好以及更方便的平臺。此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音樂教師相關方面的培訓,加強教師利用先進設備進行教學活動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硬件設備,在結合視聽訓練的基礎上,向學生全面傳授樂理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有針對性地使用樂器,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實物性樂器的演奏效果。這樣新型的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刻板單一的傳統聽課模式,進一步擴大了學生在音樂領域的視野,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借助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為了有更大更多的收獲,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音樂的學習也不外如是。為了全面地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欲,要求初中音樂教師必須適時地使用情感因素。如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出疑惑或者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注重學生個體上的差異性,允許學生犯錯,以公正的態度,合適的方法處理學生犯錯事件;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面上的問題,分擔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同時,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生活上的幫助與關心,在課后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真誠地與學生相處,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一份溫暖的師愛,而且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其能夠主動學習,獲取更多的音樂
知識[1]。
四、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里,音樂課程在所有的教育課程里面一直處在一個毫不起眼的位置。許多的音樂教師認為音樂課只不過是讓學生聽聽歌曲,不按照音樂教材教課,順著學生的要求播放當下的流行歌曲,或是讓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知識,有時候甚至將音樂課替換成其他課程,導致學生不重視音樂課、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因此,為了能夠徹底地消除這種不良現象,初中音樂教師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轉換音樂教學的理念,真正地深刻理解音樂課程對中學生人格塑造和思維創新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正確的教學觀念的指導下,端正教學態度,明確音樂的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反思教學內容,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及鑒賞能力培養起來。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模式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會發展的越來越好[2]。
五、鼓勵學生參與實踐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鞏固知識,加深知識理解程度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初中的音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的實踐中。如上鋼琴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傳授理論后,耐心詳細地為學生們示范使用鋼琴的過程,待到大多學生都學的差不多后,便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一部分學生彈琴,另外一部分學生伴唱。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合奏的樂曲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還可以加深其對本次課堂上所學到音樂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使新課程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音樂教學能夠被更好地的應用,必須要靠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師要明確新型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從多個方面探究教學內容,不斷完善教學方式,認真負責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開發學生在音樂領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學生要學會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方式,并且主動學習,才能掌握音樂知識,感受音樂之美,參悟音樂的真諦。希望在未來,對中學生的音樂教育能夠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姜俊.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探討[J].學周刊, 2016, 36(25):157-158.
[2] 韓秀芳.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中文信息, 2016(9).
作者簡介:李潤國,(1984年2-),男,漢,云南·墨江,本科,中二,研究方向:音樂,單位:勐臘縣磨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