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 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健全的人,生命化教學打破了以往教學的缺陷,從關懷倫理出發,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對生命負責,培養情感飽滿、個性突出、人格完整的人。它讓教學回歸生活世界,師生在共同互動中體驗到生命存在的價值,不斷更新認知,生成新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生命的協同性、注重生命的體驗性、尊重生命的完整性、正視生命的動態性是生命化教學的主要特點。鑒于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政治課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開展生命化教學,打造生命化課堂,體現政治課的人文性和時代性,使師生生命得到真正的發展。
關鍵詞: 高中政治 生命化 互動化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提出三個維度的教育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雙基目標到三維目標,教育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關注學生的“全人”發展。現在,全面提出核心素養教育,核心思想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高中政治課構建了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對人的全面培養。這種高層次的教育理念變革,對教學方式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生命化教學突破以往教學的知識觀,從師生原始的生命開始,尊重生命,發展生命,使師生在生命的互動交流中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一、生命化教學含義概述
人類有一個共同認知:教育可以改變命運,賦予人新的生命,呈現出有意義的生命價值。在教學中,充滿人文關懷,呵護師生生命,使生命煥發新的光彩。關于生命化教學的研究,國外主要集中在盧梭、杜威、羅杰斯等著名教育家的思想中,國內最早是由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提出的,他主張以生命為教育,發出“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的”召喚①。之后生命化教學研究逐步開展,生命化教學以人的生命發展為目標,以生活世界為歸宿,在教學實踐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創造出新的知識,升華師生生命,培養出完整的生命。對生命化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1.尊敬生命是首要前提
尊重生命要以人的生命存在為根本,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根據人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差異性、不均衡性、整體性開展教學。著名教育家盧梭倡導自然教育,核心是“歸于自然”,認為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②。實際高中政治教學以學生實際、課堂需要為主進行人文主義教學。生命化教學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生命成長,抓住學生發展的關鍵期,在每個階段采取特定的方式進行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2.發展生命是最終目標
生命化教學尊重生命的天性發展,把學生從枯燥的政治知識學習中解放出來,釋放天性,實現人自由而全面地發展,使人從應然狀態轉化為實然狀態,體現真正的生命價值。同時生命化教學不僅重視當前生命教育,而且關注生命的終身發展。終身教育是目前教育追求的目標,人的生命在教育中受益,是教育本質的體現。教育開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終止于人的生命之末,貫穿人的一生,讓生命存在得有意義。高中政治課緊跟時代熱點,教學與時俱進,為學生以后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職業生活打好基礎。
3.回歸生活是必然要求
生活化是當今教學的趨勢,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人的發展不能脫離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生活,它會影響生命的發展③。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主張“生活教育”,他認為生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④。生活世界是廣闊無窮的,我們所學的知識都是從生活中尋找規律發現,掌握的知識最終也是為了改造生活世界,所以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而存在。生命化教學貼近生活世界,把科學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師生在實際生活體驗中感受生命的精彩。高中政治課教學注重把知識生活化,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生命化教學的主要特點
1.培養生命參與的協同性
注重參與體驗是生命化教學的重要方式,體驗使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學生不僅注重純知識學習,更能領悟到全身心發展。親身體驗使學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知識得到增長,視野得到拓寬,思維得到發散,情感得到抒發,形成健全的人格,對生命有更多的期待。高中政治課具有實踐性,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理解知識構建,豐富知識內容。
2.注重生命過程的體驗性
生命化教學主張師生交往互動的教學觀,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生命化教學突破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的局面,把師生統一于整個教學活動,師生是一體的,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師生要經常分享彼此的思想、經驗和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高中政治課除了教師課堂上設計相關情景讓學生體驗外,本身政治課本也設計了大量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每單元最后的綜合探究,讓學生有充足的機會體驗知識的樂趣。
3.尊重生命發展的完整性
生命化教學倡導人的生命應該實現和諧發展,每一個方面都應達到均衡狀態,各方面朝著一致的方向前進。生命化教學中學生不是簡單地進行學習活動,通過學習要產生學習的樂趣,不像之前只是為了機械地完成任務。時常關注學生的情緒表達和情感抒發,必要時給予心理引導,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生命化教學培養能力專業、情感飽滿、人格健全、個性突出的完整的生命。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政治教學不僅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更要聚焦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發展。
4.正視生命生成的動態性
生命化教學認為教學過程是開放的,教學的組織者和教學的接收者都是有思想、有經驗的人,對每個教學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不存在公式化的答案,。生命化教學提倡生成性目標,師生在實際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中不斷產生新的目標,而不是預先設計的目標。高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問題,師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開發人的智慧,打造智慧型課堂。
三、高中政治課生命化教學開發的具體策略
1.全面拓寬教師知識領域
生命化教學尊重生命發展的完整性,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開拓除本專業領域之外的其他知識,帶領學生學習學科的深層次內容,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政治課教師擔任的角色較多、德育教育的承擔者,知識傳遞的傳授者,先進政策的傳遞者。所以,政治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全方位提高自己。首先,教師要有終身學習、拓寬自己學習范圍的意識,從自身內部做起。教師在閑暇時間努力鉆研,全方位提升自己,認真做好教學工作。其次,教師之間應該經常進行跨學科交流。優秀的教師不閉塞,很多知識是相通的,通過融合其他學科知識,學生可能對本學科知識理解更透徹。而且教師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學生可能會找到感興趣的方面,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情感得到舒展,個性不斷張揚,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最后,教師會接受很多培訓,例如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培訓教師不僅要強調專業性,還要豐富、廣博。培訓對教師是很重要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重新認識自己,意識到自身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積極改正。所以不管是何種培訓,在提高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摻雜其他方面的知識,給教師提供動力,促進教師不斷進步。
2.充分發展正確的師生觀
生命化教學重視教學主體間的互動性,但實現課堂有序的師生交流,需要優越的師生關系做支撐,因此師生間需要建立新的聯系。政治課教師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負責人,這項特殊的任務要求政治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展開德育工作。首先,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學生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要善于觀察,仔細研究學生,只有明白學生的想法,教師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要發揚民主,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言,平等對待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使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教師要熱愛尊重學生,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關注和呵護。教師要走到學生中,主動與學生交往,平易近人,用自身魅力征服學生。其次,學生要正確認識教師。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自身的特征、優點和缺點,當師生發生矛盾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客觀地評價老師。現代教師面臨的壓力大,教師有時候不能權衡多方面關系,會與學生發生沖突,學生應該理解教師,主動與教師溝通,解決矛盾。最后,師生要做到虛心學習,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虛心接受學生的反饋,及時改正,不斷充實自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不斷進步。
3.大力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作為當代教師普遍認同的教學工具,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煥發了課堂生命,師生生命得到了飛躍發展。政治課作為一門時代性極強的課程,時刻關注社會熱點,與時俱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政治課提供了保障,增強了政治課的時效性。首先,教師利用互聯網及時關注學生動態,必要時給予輔導,培養健全的生命。現在社交平臺很多,教師可以使用交流工具,與學生互動交往,彌補課外交流的不足。而且學生經常在社交平臺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言論能了解學生目前的狀態,對不好的情緒及時引導,使學生生命得到健康成長。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生命得到釋放。多媒體技術把教學內容通過清晰的畫面展示出來,增強感染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釋放生命活力。多媒體技術提高了課堂的開放程度,開闊了師生眼界,激勵師生不斷思考探索,師生生命共同成長。最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教學真正做到尊重生命本身,關注生命成長。信息技術的進步,給教學提供了更多選擇,教學內容不斷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實際,遵循生命發展基本規律。
生命化教學對生命本身進行教學,尊重生命發展實際,關注生命發展狀態,實現健康的生命發展。完成生命化教學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每一位教學實踐者都應該努力踐行生命化教學,使生命化教學不斷優化,讓人類生命散發光彩。
注釋:
①李念.思想政治課生命化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4.
②③張斌賢.外國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254,356.
④徐影.333教育綜合應試解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233.
參考文獻:
[1]陳旭遠,孟麗波.生命化教學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樣態[J].教育研究,2004(4).
[2]陳新巧,趙書超.課堂交往:生命化教學的啟動與展開[J].教育探索,2007(11).
[3]周潔.生命化教學價值觀的實踐困境與改進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2).
[4]王,劉萬海.生命化教學蠡議[J].教育導刊,2013(5).
[5]王麗,曹靜靜.對生命化教學特點的探討思考[J].亞太教育教學,2016(8).
[6]蘇潔.生命化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