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麗娜
摘 要:教師積極在教學的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特點,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生活化教學法;多媒體設備
一、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使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代入感,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學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教師在教學《春雨的色彩》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下雨、下雪、刮風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下面請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你們對春雨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春雨應該是綠色的,因為春雨過后,地上的小草變成了綠色,田野中的油菜也變成了綠色的了。”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春雨應該是粉色的,因為春雨過后,桃花變成了粉色,并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中的內容,對比一下課文中的內容和你們的想法。”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文閱讀當中。
教師通過讓學生有效利用生活經驗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學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盧梭曾經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這句話強調了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設備,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荷花》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荷花的有關圖片。然后,教師為學生播放這些圖片,并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圖片中的內容,在觀看之后說一說荷花有什么樣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認識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荷花就像小仙女一樣,穿粉色的衣服站在碧綠的荷葉上。”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圖片中的花骨朵是最漂亮的,讓我想起了一首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樣學生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荷花的認識。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中的內容,領略一下課文中的荷花。”這樣不僅能夠創新課題導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觀看圖片內容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積極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直觀能動性,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學《游山西村》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然后,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就游山西村的有關內容進行討論。”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一組學生就詩歌中體現的思想感情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詩歌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喜愛之情。”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詩歌中表現了作者借景抒情的內容。”二組學生就詩歌的表達手法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詩歌中的語言比較平實,沒有十分華麗的辭藻。”還有的學生說:“我們在閱讀詩歌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者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這樣學生在發表自己看法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內容,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內就有關問題進行討論的方式充分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
四、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積極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孔凡成.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和語境教學法比較談:關于李吉林語文情境教學實驗系列研究之六[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
[2]麻建芬.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9).
[3]林秀妹.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與情境教學法探析[J].吉林教育,2014(2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