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祥艷
摘 要:讀寫應當也必須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探尋——找準“讀寫結合”訓練點;要全面實施——抓“讀寫結合”專項訓練;還要深入推進——開辟“讀寫結合”新空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訓練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符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正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言,閱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表達,寫作是閱讀的鞏固和發展,只有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相互遷移、相互轉化、相互促進。但怎樣才能實現有效的“讀寫結合”呢?
一、努力探尋——找準“讀寫結合”訓練點
要進行“讀寫結合”,課前找準讀寫結合點至關重要。為此,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1.讀建議,瞄準訓練靶點
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各年級訓練各有側重點,不盡相同。如一年級的訓練重點主要為積累字詞,認識常用標點,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完整寫“四素句”(時、地、人、事)。而二年級呢?除了積累字詞外,重點還包括認識常用標點,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完整通順地寫“六素句”等。而中高年級則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開展好這項工作,首先應瞄準訓練的靶點,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讀教材和細節,把握訓練重點和亮點
教材提供的信息是很豐富的,因此需要我們事先通覽教材,稍加梳理,以此來捕獲利于開展讀寫結合活動的重要信息。比如,每冊教材設計了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又安排了哪些課文?各個單元主題是什么?每篇課文有什么特點?單元閱讀和寫作范疇的學習重點是什么?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讀了大方面,讀細節有助于我們及時發現寫作能力訓練的亮點。其實很多時候,亮點就是藏匿在課文細節中的表達特色,尋找的角度不同,亮點也就不同。
二、全面實施——抓“讀寫結合”專項訓練
要真正落實好“讀寫結合”活動,我們則要以教材為依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從“詞、句、段、篇”幾個方面,采取“仿創結合,注重提升,精選精練”的方式來實施。
1.抓詞句的基礎訓練
在低、中年級,要開展好“讀寫結合”活動,我們首先要從詞語、句子的仿寫開始。在詞語的隨文練筆形式設計上,我們可以根據詞語的不同結構、色彩、性質等,采取不同的練筆形式。例如,《盤古開天地》進行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仿寫內容:同學們,其實我們看到的神奇畫面遠遠不止課文里所寫的這些內容,想一想,盤古的身體器官都會變成什么?出示句式:他的
,變成了 的 。且看幾個學生的個性創作:他的鼻子,變成了高聳入云的山脈;他的牙齒,變成了潔白無瑕的玉石;他的骨骼,變成了交錯的立交橋……多么豐富的想象!正是這樣充滿情趣、富于想象的設計,才有如此精彩的練筆“結晶”。
2.抓句段的隨文練筆
在低、中年級,句子的隨文練習是讀寫結合最為重要的環節。為深入開展,我們可以從句子的結構、類型、修辭等方面選擇相應的練筆方式。而段落的訓練是布局謀篇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抓住典型范段的仿寫來提高學生構段的能力。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有典型的“總—分”結構段落,因此,進行這一段的教學時,讀寫結合點就可以確定為: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寫段的方法,模仿段的結構訓練。如,隨機安排學生按照這一結構來描寫秋天的葉子或者熱鬧的大課間等。當然,在實際進行讀寫結合時,我們還需要根據段的不同結構,設計仿寫、創寫、續寫、擴寫、補寫、改寫等不同形式的讀寫結合活動。
3.抓篇章的提升訓練
學生有了一定的詞、句、段的練筆訓練,隨著年級的升高,就要學習組段成篇。這時,我們要精心選取富于典型性的文章進行篇章訓練,這樣才能增強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篇章仿寫一方面我們要著眼于寫作順序的仿寫,另一方面,我們要關注布局謀篇的仿寫。比如《蝙蝠和雷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而且很有意思的科普短文。主要講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我們可指導學生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以“ 的啟示”為題,進行全方位的仿寫訓練。
三、深入推進——開辟“讀寫結合”新空間
此外,我們還應注重課后的深入推進,開辟讀寫結合的新空間。如組織學生讀后寫感受、換位寫體驗、想象寫情境、讀后做續寫等。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由此,我們在學生讀后應引導他們寫出自己對課文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評價能力,展現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風采。比如,課文《媽媽的賬單》后的小練筆(我讓學生表達父母對自己的愛以及自己對父母的愛),課文《我愛故鄉的楊梅》閱讀后開展的小練筆(你的家鄉有什么特長?描述一下這個特長吧),都是讓學生讀后結合自己的閱歷來寫感受的。
總之,我們必須在遵循“以學定教”“因文而練”原則的基礎上,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以此來讓學生能作文、會作文、愛作文,使作文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樂趣所在。
參考文獻:
[1]東野廣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54.
[2]施高英.分享“讀”與“寫”的快樂: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淺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8):54-5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