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節
【摘 要】數學綜合實踐課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重要載體,但它受到許多數學老師的拋棄。因此我們要學會改變,改變認識、改變教學方法、改變評價方式,學會與其他學科整合,給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以應有的地位與尊嚴。
【關鍵詞】 數學活動課 改變 整合
本文所述的數學活動課是指數學教材中安排的“綜合與實踐”課。新課標指出:“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它是以興趣為“內核”,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的一種自主性實踐活動。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可見,數學活動課對學生的應用意識、解決問能力、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現實卻是數學活動課遭到許多老師的拋棄,只是因為考試沒有考到,可嘆!因此,我們要學會改變,還數學活動課以“尊嚴與地位”。
一、改變看法——重視
改變,就應從老師自身的認識入手,轉變觀念、改變看法。老師重視了,就會認真去上活動課、就會積極組織活動,學生才會有收獲。要做到老師的根本性改變,應該要做到以下兩方面。
1.將活動課內容納入測試范圍。
數學活動課既然是教材編制的內容之一,就應該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不做測試范圍,就是對這知識點的不尊重,這必然導致它遭到老師的拋棄。而且學生也可能因為其不是考試內容而不重視,甚至忽視。
2.教師要認識活動課的重要性。
一方面,一節優秀的數學活動課,有問題背景、前期的準備、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結論等。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項類似于科學的研究,不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科學意識,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數學活動課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學生參與意識會比其它課要強烈、積極性會更高,這從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學生改變對數學是枯燥無味的看法,重新樹立數學學習興趣與自信心。第三方面,活動課上對于一個數學背景問題的解決,需要調動學生所有掌握的數學知識以及對這些知識的運用能力與水平。這既是對前期知識的鞏固與提高,也是一次數學“大練兵”。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具有很好的提煉與提升。
二、改變方法——研究
1.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數學學科教學一般是導入、探究(講授)、鞏固、總結,學生在這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探究、經歷了知識的形成,但是這是不完整的,它其實只是研究的小部分而已,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遠遠不夠,而且系性不強。而數學活動課恰恰能補上這個不足之處,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完整、能力鍛煉更系統。比如四上《一億有多大》數學活動課,首先,老師引導學生設置問題背景:一億是個很大的數,但它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具體的事物來感受一億的大小。其次,引導討論研究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好找的事物,于是引導學生整理得出:一億張紙疊加高度、一億粒大米重量、一億個小學生手拉手長度、數一億個數需要的時間、一億張課桌連接長度……。再次,引導學生分組選擇一個研究項目進行測算。最后,將測試結果與實際生活進行比較,感受一億大小,形成結論。
整個活動過程,學生經歷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的確立、研究項目的選擇、小組內開展的測算與數據分析,最后形成結論。這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調動自身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稱重量、量長度、計時間,以及單位的換算、數據的轉換、大數的大小比較、估算等學過的知識進行研究測算。這是一次知識大集結、大爆發、大梳理,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高、效果好、興趣濃,而且能促使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合理分工,培養了合作意識。
2.改變評價形式
知識性的課,評價的方式雖然有過程性評價,但更多的是結果性評價。而在數學活動課中,由于活動課環節諸多,學生是課程的主人、活動的主體,它的評價方式、評價時段、評價時機、評價標準都可以很靈活。比如,對于一些后進生來說,也許某項需要動手的活動他很感興趣,而且也做得很好,那么他就可以獲得老師與同學們的表揚與肯定,在這樣的數學活動課堂中,他們獲得老師表揚的機會就會更多、可能性就更大,讓他們也有機會一展才能,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改變形式——整合
數學活動課,是綜合實踐課的一部分,他的形式是對科學研究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與運用。由于學生參與面廣、主體性強、應用性高,它是數學應用于生活的真實表現。為了讓數學真正從課堂走向生活,讓數學為生活服務,除了架好數學活動課這座橋梁外,與綜合實踐課、勞動實踐課或其他學科的整合是這座橋梁質量過關的有力保障。比如《一億有多大》,我將本課與學校的勞動基地實踐活動相結合,整合成一堂以解決種植中存在問題的實踐活動課。整個活動課安排2至3課時。
1.背景:1億粒油菜籽種我班的菜地可行嗎?
2.討論研究方法與策略,形成研究步驟:
引導學生討論1億粒菜籽的重量、菜地單位面積種植的量、菜籽的售價、還可以預算整個種植完成包括收成的資金投入、收成等,以及種植分工,根據翻地、挖墾、播種、施肥分配人員。
3.種植實踐——1課時
根據前面課的測算,開展種植活動。
4.活動準備
計算器、菜地、采籽、天平、化肥、鋤頭等
5.研究活動預期成果
本班級通過2至3課時的研究活動,制作并完成種植油菜的探究活動手冊。
通過課程間的整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可以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深刻感受數學來自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很好地溝通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拓寬了知識面。
總之,在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教學,給學生動手的空間、思考的空間,給學生探索新知的機會,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操作,合作交流。我們的數學實踐活動課就不僅僅是傳授了數學知識,而是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時使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從而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
[2]《新勞動教育》章振樂
[3]《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百例》田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