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洛珠
【摘 要】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于一身的學科,教學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識字能力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以優秀作品中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來影響學生,在感染他們情緒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是發揮語文教學效用的關鍵。本文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入手,對情感教育的實施提出了幾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實施
借助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秀文章,教師應將其中蘊含的美、積極的思想以及高尚的情操挖掘出來,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之路上的正確導向,體現語文教學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有效地開展情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決定語文教學效果發揮的關鍵。
一、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情感教育
教材中的文章,無不展現著作者強烈的情感以及深厚的思想,想要實施情感教育還需將文本中的這些因素挖掘出來,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能夠受到積極思想的感染,為他們的成長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教師就可從文章中三次表述的“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入手,解析父子之間濃濃的愛。隨后帶領學生重點分析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展現出父愛的偉大。此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入手,要求他們回憶并列舉出父母在生活中為自己無私奉獻的事跡,勾起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在文章情感的帶動下更深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進而產生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意識。這既是一次情感教育也是一次德育教育,相信學生們能夠收獲更多、懂得更多。
二、通過實踐活動開展情感教育
除敘事文之外,教材中還有許多描寫祖國大好河山以及優美景色的美文。過去,教師在教學這類文章時一再強調學生對重點段落的記憶,卻沒有深入的解讀,將文本中蘊含的美展現出來,學生生硬的記憶絲毫沒有喚醒他們的情感,更沒有體現出抒情文教學的作用。通過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還能夠起到培養他們審美情趣、提高他們寫作水平、陶冶情操的作用。如《山中訪友》一課,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播放山中鳥鳴、雨滴等聲音作為背景音,學生們如臨其境,讀文章的情感更加飽滿了。屆時,我見時機成熟,將學生們帶到了學校的樹林中,雖不比文中描寫的山林那樣優美,但郁郁蔥蔥的樹木和花草,婉轉的鳥鳴,將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情感充分帶動起來,在體驗了作者情感的同時,也產生了共鳴。最后,我要求學生們仿照作者的寫作手法將此次“林中訪友”的經歷寫下來,一方面給學生的情感一個表達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能鍛煉他們的仿寫能力。最后,學生們大多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自己在樹林中的體驗以及植物們與自己的“互動”描寫的聲情并茂,這樣真正蘊含了自身情感的作品才是能夠打動讀者的好的作品,也可見此次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通過感官刺激開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開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幫助他們在這一關鍵的成長階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學生長遠發展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教師需要結合文章內容,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來實施德育教育,深化情感教育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我們成功了》一課時,我為學生們搜集了我國2008年申奧成功的視頻,在課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了播放。如今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沒有看過這一視頻,當視頻中的薩馬蘭奇口中說出了“北京”二字時,屏幕上赫然出現了鮮紅的四個大字“我們贏了!”伴隨著屏幕中人們激動的歡呼、擁抱和哭泣,課堂上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學生們仿佛回到了當初,也都激動地歡呼了起來,有的甚至哽咽,可見他們的情感已經被感染了。隨后,我結合課外資料,讓學生說一說我國從當初的只有一人參加奧運會,到最后成功舉辦奧運會,說明了什么。讓學生了解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這一事實,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將本課文章教學的效用最大化的體現了出來。
四、通過角色帶入開展情感教育
學生只有對文章產生了深刻的認同感,情感才會被調動,進而產生更獨到的見解和更深刻的感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通過開展活動,將學生帶入帶文章角色之中,以第一視角來體驗和感悟,更能加深情感教育的作用[4]。如在教學《西門豹》一課時,就可要求學生通過分角色扮演來表演文章情節。表演西門豹的學生會通過對角色的塑造進一步感受其杰出的管理才能以及敢于破除迷信的精神。教學《草船借箭》時,學生可通過表演感受到諸葛亮過人的聰明才智和神機妙算,相比之下,曹操則疑心過重,這也是為什么他會輕易落入諸葛亮設下的陷阱當中的原因。通過將學生帶入到故事角色中,不僅深化了學生對該角色的理解,同時自身的情感也被激發,將會產生更多、更深的見解。
五、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具體的實施方法是沒有所謂標準的,只要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深化他們思想的方法便是好的方法。教師還需對多樣化的情感教育手段加強研究,利用這一有效方法推動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69—70.
[2]上官霞.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外交流,2017(41).
[3]劉洪燕.研究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7).
[4]龍旭雷.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