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藝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是基礎教育中的關鍵學科,為學生以后接受更高級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數學知識大多來源于實際生活,在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提高教學質量也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 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不斷加快,情境教學法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小學數學的大多數知識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將生活情境引入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發揮重要作用。
一、進行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具體內容,創設生活情境,能夠很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從而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以小學數學中“分數的基本性質”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身對于一些性質類的知識就比較枯燥、抽象,如果教師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調動起來。在教學中結合生活情境進行知識導入,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西游記》創設問題情境,幾乎沒有學生沒有看過這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大家想一想,在這個動畫片中都體現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內容?”教師可以適當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片段:在女兒國,國王給唐僧一張餅,八戒說“如果平均分,那么我吃不飽”。悟空說“那就分成八塊,給八戒兩塊。”唐僧贊悟空機靈。教師結合唐僧的反應,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唐僧會夸悟空機靈?這節課我給大家答案。”通過這樣的情境導入,學生不但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學習興趣也被很好的調動起來,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設置情境對話,集中課堂注意力
進行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所講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以小學乘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互動情境,首先向學生提問“我們班有多少學生呢?”學生會很快的回答出來,然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再問“那么如果把全體學生分成四組,每組5張桌子,兩位同學一個桌子,那20張桌子要供多少人呢?”學生就會在班里通過人數和桌子數進行思考,從而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不能解決,教師就可以引導“如果大家思考不了,那就好好聽老師講,我馬上告訴大家答案。”學生會不自覺的將好奇心轉化成求知欲,從而將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加密切,而且從知識講授方面,能夠大大提高教師講課的效率,讓學生在趣味性的課堂中最高效的學習知識。
三、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能力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應該應用于生活之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實例或者周邊存在的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內容讓學生去思考、去主動探究,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知識,再在生活中找答案,從而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實踐作業,比如,讓學生測量別人的腳印,還可以記錄下自己所看到過的小動物有幾條腿,花朵有幾片花瓣等,對于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如果長時間積累下來,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更重要的是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實際教學內容來說,比如,在講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如果只是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向學生講定義,講概念,學生學習積極性會一點點的被磨滅,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反之,如果教師引導學習找自己身邊存在的一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學生的思維和感官都會被調動起來,從而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講解時也會更加輕松。在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配合下,教學進度會加快,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四、引用生活實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而言,很多知識都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不但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能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環境,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積累下更多的數學經驗,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設置合理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數學感知能力。以小學數學“統計”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就完全可以在課堂上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設計“統計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同學們的性別、民族、戴眼鏡與否等特點對學生進行分類統計,當然,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了解和想象進行統計,然后記錄下來。最后,教師再以此為基礎展開進一步的教學工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夠從身邊發現問題,并逐漸依靠自己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真正達到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也能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不但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實踐能力,從而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活情境教學法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更有效的學習知識,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梁有幸,王志勇,王德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地教育論壇,2013,(03):55-61.
[2]郎冬英.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