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銀堂
【摘 要】“偽證”思想是由波普爾在歸納主義批判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思想。在高中數學的幾何證明學習中,“偽證”思想就是一種不按照正常邏輯分析的虛假證明,它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創新。在高中數學的幾何證明學習中,經常用“偽證”思想去推理命題,證明命題,由此可見“偽證”思想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十分重要,通過簡要分析其“偽證”思想,以加深學生對“偽證”思想的認識,加強對“偽證”思想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 幾何證明 “偽證”思想
波普爾在“偽證”思想中強調了三點:第一,科學并不是從觀察事物開始,而是根據事物的問題開始;第二,科學的一些假設是試圖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因此需要“偽證”思想來證明科學的這些假設;第三,將不同的問題進行創新發展才能推動科學的進步。在“偽證”思想中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特點是“偽證”思想可以利用經驗來證明。在科學理念的表達過程中必須要求準確的概念,因此一般情況下用全稱判斷,而一些經驗中就有明顯的答案,卻不能用來證明這些科學理念,但是“偽證”思想卻可以用經驗來證明。另一個特點是“偽證”思想可以證明出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在可以發現一些經驗與理論不同的時候,為了使理論符合經驗,經常對理論進行范圍的限定,但這樣的方法缺乏科學性,而在科學理念中可以運用“偽證”思想來證明,“偽證”思想可以證明假設一切理論是正確的,從而發現其間真正正確的理論。“偽證”思想通過大膽的假設來證明事例是正確亦或是錯誤,來解決實際中的難題。
一、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的“偽證”思想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偽證”思想經常出現,特別是在一些幾何概念證明與幾何定理推理中會經常用到“偽證”思想。而幾何證明僅僅是一種對幾何的一種探究與假設,在探究與假設過程中解決幾何問題,因此需要“偽證”思想來證明幾何問題。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的“偽證”思想其實就是一種假設思想,在幾何證明過程中,先假設其中的假設結論是正確的,那么可以根據這個正確的結論與其他條件進行推導證明,如果推導是正確的,那么可以證明這個假設結論是正確的。但是,根據“偽證”思想來證明幾何是由一定難度的方法,這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并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不會被“偽證”思想所誤導而得出真正的“偽證”。
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偽證”思想的應用模式通常采取“三段式”,即假設問題結論成立,根據問題結論推導問題,得出結論。但是,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并不是所有的幾何問題都可以根據“偽證”思想來得出答案,不能所有的數學幾何證明都能夠被“偽證”思想所證明。“偽證”思想是借用問題結論本身的錯誤,根據這個錯誤來對整個問題進行證明,在證明過程中,通過出現的矛盾來證實問題結論的錯誤,從而否定問題結論,重新求證問題結論。
二、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的“偽證”思想的方法分析
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偽證”思想就是為了發現問題的錯誤,一般情況下通過檢驗問題結果、審查問題的解決過程、考慮問題存在的科學性三個方面來進行“偽證”。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偽證”思想的常用方法主要要三種。
1.反例法
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通過對問題的證明做出相反的舉例,以此證明該問題的正確性。如問題一:假設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X,X+1,X+2,求X的取值范圍。按照一般的解法,可以假設最大邊為X+2,其對角為A,則A肯定是鈍角。根據余弦定理可以得出cosA=[X2+(X+1)2+(X+2)2]/[2X(X+1)]=(X-3)/2X﹤0,最后得出0﹤X﹤3。但是這種解法是錯誤的,應該從題目入手,假設X=1,則X+1=2,X+2=3,,但是“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而題目沒有滿足這個條件,因此此題無解。
2.舉例法
在問題解答中,通過問題本身的科學性,以反證舉例來證明其錯誤存在。如問題二:假設X1,X2是方程X2-(sin(π/5))X+cos(π/5)=0的根,求arctgx1 +arctgx2的值。
按照一般的解法,通過tg(arctgx1+arctgx2)=(X1+X2)/(1-X1X2)= tg(2π)/5。由X1+X2=sinπ/5,X1X2=cosπ/5,可以得出X1﹥0,X2﹥0.所以0﹤arctgx1﹤π/2,0﹤arctgx2﹤π/2,arctgx1+arctgx2=(2π)/5。但是這沒有考慮問題本身的科學性。事實上,根據△=(sin(π/5))2-4cos(π/5)=-(cos(π/5)+2)2+5﹤0,可以了解到此方程無實根,也即是說X1,X2是虛數,從而得出arctgx1 +arctgx2無意義,此題無解。
3.反證法
如果一個問題的解答或證明是偽解或偽證,那么解題的某些環節或問題本身必定有錯誤存在,因而也就有某種矛盾存在.用反證法揭示這樣的矛盾就等于揭露了錯誤,實現了證偽。如問題三:假設A、B都是銳角,而且2/cosB=1/cos(B+A)+1/cos(B-A),求證cos B= cosA/2。在一般解法中,先對2/cosB=1/cos(B+A)+1/cos(B-A)變形,從而得到(1一cosA)cos2B)=1-cos2A,因為A、B都是銳角,所以1一cosA≠0,從而得出cos2 B=1+cosA,也就是cos2B=2 cos2(A/2),所以cos B= cosA/2。從問題的本身入手,用反證法啦證明結論之一cos B= cosA/2不成立。事實上,如果cos B= cosA/2成立,那么cos2 B=1+cosA一定會成立,由于A、B都是銳角,所以cos2 B﹤1,而1+cosA﹥1,所以cos2 B=1+cosA不成立。這說明cos B= cosA/2不成立是因為題目中A、B都是銳角,而且2/cosB=1/cos(B+A)+1/cos(B-A),這是錯誤的,是偽證。
在高中數學幾何證明中,“偽證”思想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加強學生對數學幾何概念的認知。“偽證”思想加強學生對學習的理解,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同樣在證明其他問題時,不能夠存在假性理解的現象,而必須要利用偽證思想來得出準確認知,避免出現認知偏差,影響學習結果。
參考文獻
[1]楊惠然.高中數學推理與證明中的“偽證”思想[J].中國高新區,2018(01):128.
[2]包曉兵.“證偽”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