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
摘要:地理學科是一門以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及其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宏觀性,但是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微觀性和跨領域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內化能力、思維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學科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夠走進更高等學府獲得更高水平的發展,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對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打造;高效課堂;高中地理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實行著新課程的改革,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適應新時代社會對于教育的各種要求,高中在整個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生們跨入大學的一個關鍵的階段,而在其中,高中地理是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比較重要的一個科目,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空間以及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相關的改革內容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師能否對于改革做出正確的理解和行動,只有正確的理解并且將這些改革措施付諸行動才能夠提升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雖然我國對于教育改革的決心很堅定,在很多方面都已經實施了配套的措施,各個地區的高中在改革之后的效果也非常的明顯,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改革之后的和現有很多高中地理課堂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通過加強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理論研究,對實際的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有著實質性的意義。
一、高中地理課程的特征和課堂教學困境分析
(一)高中地理課程的特征分析
高中時期,學生的知識水平已經到了基礎的階段,對各個方面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地理,學生也是如此。高中地理的教學比較講究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比如說在講一些地理知識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實物或者現象來進行綜合的展示,這是高中地理課程與其他課程所不同的一點,在給學生梳理地理知識的時候,必須要對地理的整體架構拿捏得當。高中地理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培養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地區發展是作為人文地理來學習的,在學習人文地理的時候,學生必須要學會地區發展的因素,包括制約其發展的要素和促進發展的因素等等,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分析的重要思想來思考人類社會當中的一些現實性問題。新課程的改革將高中地理的知識內容做了一定程度的難度下調,但是更多的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內容,目的就是為了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的去想問題的相關解決方案。
(二)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困境分析
高中地理的課堂上還有一些困境需要得到解決才能夠促進改革的深入,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首先就是地理老師對于相關的課程資源的開發還不夠,或者說還不到位,很多時候教師在進行課程知識的講解的時候都沒有將這些課程資源利用起來,如果能夠高效的利用,那么課堂之上將會是另外一種效果,把地理的知識完整生動形象的給學生展示出來。其次,地理教師大多數都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地強調重點知識,卻沒有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一些比較有趣味性的,具有啟示意義的地理知識也沒有進行拓展,這樣就讓學生失去了這一部分的知識。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極為不利,這也是課堂教學質量不能提高的一個原因。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營造濃厚氛圍激發課堂學習興趣
對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而言,積極的情感興趣具有推動和促進作用。教師如果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的氛圍將會十分沉悶枯燥和單調。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千方百計營造濃厚氛圍,讓學生學得更感興趣。以《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教學中,筆者通過播放一些洪災的場景、救災的場面這樣的資料視頻,調動學生對人類抗爭自然、戰勝自然的探究欲望。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有效激發出來。由此可以看出,結合教學內容營造教學氛圍,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幫助。同時,教師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將更多的趣味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具有積極的幫助。
(二)豐富地理教學內容,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
充分了解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在地理教學中通常一節課的時間為45分鐘,高中地理教師要有效發揮課堂的時間,在上課前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以課本教材為基礎,研究地理知識重點及新舊知識點的聯系,樹立正確的認識和教學目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對與地理知識的需求也有了很大變化,教師不僅要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還需要與日常生活建立聯系,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比如,在《從宇宙中看地球》這一知識的學習中,引導學生了解宇宙天文知識,熟悉各大行星所在位置,結合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模型圖,從地球角度出發,逐漸放大到整體太陽系,最后讓學生在大行星位置與太陽系等了解的基礎上,實現對宇宙的全面認識,讓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地理知識所蘊含的魅力,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放開嚴格的師生角色,增加課堂上的互動教學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學生獲取知識較為被動,然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下,很容易對學生造成一種負面心理,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發展。如何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激發學生興趣愛好是現階段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良好的課堂氣氛,科學的互動方法是帶動學生探討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建立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增加課堂上的互動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比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學習,結合所學知識,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看法,合理協調小組內優秀生與差生比率,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自我展現,同時提高教學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教育改革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必須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資源,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將地理知識更好的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從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湘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
[2]于春巖.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地理課堂使用地圖教學[J].神州,2014(11):196
[3]李偉.淺談高中地理地圖教學[J].學周刊,2015(1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