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風
摘要: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有優秀的校園文化,而優秀的校園文化就是一所學校的品牌,就是一所學校的特色。培養宏志生勤奮學習、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校園文化建設真正成為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興校之源、強校之本。
關鍵詞:文化引領;學校品牌;宏志生教育;人文關懷;宏我志向
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有優秀的校園文化,而優秀的校園文化就是一所學校的品牌,就是一所學校的特色。鄭州市第47中學,始終追求“讓校園特色文化成為全面育人的輻射源,成為素質教育的能量庫,成為一部無聲的教科書”的教育理念,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讓校園成為師生學習、探究、實踐的園地。在推進學校發展的道路上,一所學校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以至于成為優質的特色品牌學校,靠的是什么?在實踐中,學校文化是學校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學校特色的體現。辦教育,就要在特色文化影響上下工夫、想辦法,這是學校管理者的追求。學校文化帶來的新營養、新理念推動了學校特色文化的發展。
一、蓮生綠波 才育幽苑
一所學校要發展,需要有一種獨特的校園文化,因為教師在校園里,懷揣教育夢想,堅守教育本真,演繹完美人生;學生在校園里,體驗成長過程、追尋人生真諦、感受成才喜悅。校園文化,使師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品德修養不斷提升、完善。
鄭州市第47中學高中部是一所公辦全日制省級示范性高中,學校占地300余畝,位于鄭東新區CBD的東側,東襟黃河路、南鄰熊耳河。學校聚中原之秀美,集南北之靈氣,鐘靈毓秀,人杰地靈。鐘樓氣勢巍峨,人工湖波平如鏡,圖書館卷帙汪洋,教學樓壯觀靚麗,體育館富麗堂皇,餐廳美輪美奐,學生公寓溫馨舒怡。漫步校園,繁花與綠蔭相映,晨鳥與書聲共鳴,春來鮮花爛漫,夏來綠蔭生涼,秋有花果飄香,冬有冰清玉麗,宛如安放在鄭東這頂皇冠上的明珠。這里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美麗、現代、氣派,是修身,學習的樂園。
學校在優化校園環境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人”的因素、“藝術”的氛圍;教學樓的墻體、廊柱、功能室以及在校園的每一處醒目位置,都有讀書名言警句,名人畫像等,讓師生時刻與歷史對話、與名人對話,感受校園書香。“健體、尚美、誠信、求真”的校訓,“勤學、明辨、慎思、篤行”的學風,朝氣蓬勃、習慣良好、敢于擔當的學子風貌,愛崗敬業、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教師群體,勤政高效、合理有序、責權分明的行政隊伍無不在為47中的校園文化做著最好的詮釋。
學校在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倡導科學關愛、提升辦學品質、打造書香校園”的管理理念。以構建“美麗整潔的花園,溫馨和諧的家園,平等對話的學園,師生共長的樂園”的四園為美好愿景。47中創設的校園精神文化,更是體現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師德”“奉獻”等主流思想為方向,創設教師文化,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機會、增加機遇,建立教師成長機制,開展“全員培訓”和“名師隊伍建設”等系列活動,促進教師全面成長,提高教師的全面素質、教育教學技能、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通過專家引領、專業研修、自我學習等方式,讓一部分師德高尚、事業心強、素質全面、有自主發展愿望的教師其才能得以展示,讓教師始終保持“文化人”的形象,能夠在自覺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
學校以“發展特色”為目標,創設學生文化,讓學生在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中受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報國之志。以新學期開學典禮、升旗、及重大節日、重要活動為契機,開展一系列有益于學生身心的活動,增強學生勤奮學習、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走進陽光 宏我志向
“我幸運地成了一名宏志生,沐浴著黨和國家愛心的陽光雨露,這一切的一切,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想感激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讓關心我們的人為我們驕傲。”“我是農村來的學生,剛到學校時,特別自卑,不敢和同學們說話,連鼠標都沒摸過,現在不僅會用電腦查資料了,性格也活潑了。我要用行動實踐宏志的含義。”這是宏志班學生的感言。
從走進47中校園的那一刻起,“宏志班”的學生就感受著濃濃的關愛和幫助。軍訓前夕他們到京津參觀學習,游覽了故宮,參觀了清華、北大、南開等名校和北京科技館、圓明園,也游玩了世界公園,同學們開闊了視野,為以后的健康成長鋪平了道路。 如果宏志班的學生有困難,從學校領導到教師,有許多人為“宏志班”的學生們捐款、捐物。他們當中,有的為家境特別困難,舍不得買車票回家的學生掏錢買車票;有的在中秋節花錢買來雞腿給學生改善生活;還有許許多多的老師為學生捐衣、捐物;宿管室的老師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這些孩子,幾乎每個人都是帶著父老鄉親的愿望走出來的,他們在一次問卷調查中顯示出了單一的人生追求,那就是考大學,所以這些孩子都有沉甸甸的心理包袱,加上剛剛進入城市,很拘謹,心理承受力很差。為了讓學生們健康成長,老師們不厭其煩地和他們談心,用典型的事件引導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鼓動他們參加課外各種活動,發掘和培養自己的特長,通過擔任學校、班級一些職務,鍛煉他們組織、管理等能力。平時搞各種活動,如演講、辯論等,激發他們的興趣,鍛煉他們的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堅強的品格,樂觀堅強的心態。
宏志班是47中除教育國際化外的又一鮮明特色,2003年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承辦宏志班以來,每年都為國家培養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學校高考成績逐年攀升,捷報頻傳。建校不到三年就叩開了清華、北大等大批名校的大門,一時間聲名鵲起。從2007年起學校每年均有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近三年來學校共有60人次獲國家及省市各種競賽獎項。學校近五年均被評為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和學科競賽先進單位。讓“文化”之光在校園閃爍,讓校園文化建設真正成為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興校之源、強校之本!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研究項目 題目:普通高中宏志生銜接教育策略研究—以鄭州47中宏志生為例,課題編號:JCJY132501132,本文為該課題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學校智道》作者:褚清源.山東文藝出版社
[2]《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作者:高飛.科學出版社
[3]《走進宏志生系列:我的未來不是夢—百名宏志生的心靈傾訴》作者:晨光,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