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程靜
摘 要:在傳統教學中,一節課大多是教師在講,學生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就行,而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進行,由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育方式轉變為教師與學生交互式學習,從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能力,打造靈動的語文課堂可以增強孩子的求知欲,為孩子提供新的學習體驗,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將談談如何打造靈動的語文課堂,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1引言
社會的進步對教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注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也有重要的意義。
2創新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會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就培養起對語文的濃厚興趣,這樣才會隨著學習的深入而不會對語文喪失學習動力,創新教學情景是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式。雖然課本中的內容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去發現其中存在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值日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去表演一下文中提到的小剛、玲玲等人物角色;小剛在當值日生時覺得自己很神氣,除了文中提到的,他的內心還會想些什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喜歡文中的誰;最后再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談談加入自己當班干部,會怎么做。這樣的文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課文中不同人物當班干部時的表現也是生活的反映,在一些班級就真實存在文中提到的幾類同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不能只是讓學生理解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反思生活,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加如有一天自己也當班干部了,應該如何做一個讓大家都喜歡的班干部,這樣一來,教師將課文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能給人有益的啟發,能夠指導人們更好地做人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喜歡學習語文,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語文學習效率自然你也就得到了提高。
3在語文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才是主體,學生在接受知識時顯得十分被動。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轉變這種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太陽是大家的”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分小組搜集有關太陽的古詩,如李商隱《樂游原》中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白《望天門山》中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教師將學生搜集的古詩用于導入課文,再讓學生分小節朗讀課文中的這首詩。然后,在教師講解文中的生字時,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字的特點,如“陪”與“部”屬于形近字;“趁”可以理解為“三人走”,通過順口溜“走在馬路上,一行有三人,一定走路上,要不趁早走”來記憶;“霞”可以采用熟字換偏旁的方式記憶,雨字頭加“假”字去偏旁,可以通過“大雨把假的人沖跑了”來記憶。在分析課文時,教師可提出問題: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讓學生仔細的閱讀課文,并與前后左右的學生共同討論,將答案詳細的羅列出來。經過討論,學生會發現太陽把金光往鮮花上灑、把小樹往高處拔、陪著小朋友在海邊戲水等。在整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
4開展實踐活動,鑒賞審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學生語文應用、審美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展開審美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就某些文章進行審美評價,促使學生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審美體會,并讓自己的語用素養提升。在學習了《雨巷》后,教師安排學生展開審美實踐活動,以“說不完的丁香結”作為主題,說說除了《雨巷》以外還有哪些作品中提到了丁香這個意象,丁香這個意象有什么審美象征意義。學生積極展開活動,發現古往今來不少作品都提到了丁香結,如李商隱、牛嶠等都用丁香結來代表愁思,而作家宗璞也曾經創作名為《丁香結》的散文。但是宗璞對丁香結賦予了更多的意義,認為人生中總是會出現不那么美好的事物,但是人們不能糾結于此,因為這些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結,是解不完的”,也正是因為有“結”的存在,所以人生便不再平淡無味了。學生認識到對于相同的意象,欣賞者也可能因為個人賞析的角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審美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好地完成了圍繞“丁香結”展開的審美實踐活動,其審美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審美鑒賞活動既要感性,同時也要理性,要能透過事物的外表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并作出有針對性的評價。這種審美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和作者進行深度共鳴的基礎上提高這種審美能力。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是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必須重視的內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因此,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要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并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進步,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照清.基于課外閱讀基礎上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8):47.
[2]劉芹.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2):41.
[3]胡曉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教學[J].科學咨詢,2015,(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