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對于教育行業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了思維導圖,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加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本文從思維導圖的理論依據和思維導圖在現代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兩個方面,對思維導圖進行詳細的闡述,并且根據對一些小學英語課堂的調查,總結出了思維導圖對英語教學到底有哪些幫助,本文僅代表個人的看法,給同業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葉粱,靖遠縣北灘鎮中灘小學。
引言
小學英語課程是孩子在小學學習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所以也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所以,對于小學英語教育,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投入更多更優秀的師資力量,并且要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所以英語的教學也成為了大多數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難點。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普及和深入,小學的英語教育工作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在教學時,要變換多種教學方式,不能總是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甚至對英語學習感到厭煩,這樣英語教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于是思維導圖就逐步進入了現代小學英語的課堂中。思維導圖教學法不但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讓學生擁有一個飽滿的精神和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學習英語,讓孩子們找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一、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
1.腦科學理論。思維導圖究竟是為什么能夠加強孩子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力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的左右腦都參與到學習中去。眾所周知,人體的左腦是控制人的邏輯思維的,而右腦更偏向于控制形象思維,對于形象的記憶,人們總是能記得很快很牢。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只注重于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孩子右腦的發育。所以通過思維導圖,孩子的左右腦都充分的活動起來,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學習潛力,學起來也更加輕松。
2.認知心理學。我們往往在學習的過程中,只了解了這些東西是什么,卻很少有人深入的研究為什么。而思維導圖教學法就為學生提供了找尋答案的途徑,結構性知識會把學生本來就掌握的知識點擊進行比較和整合,找出他們的相同點,并將它們相互之間建立起聯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獲取相似的知識的速度。認知心理學認為,考試中的題目與知識點本質一定有內在的聯系,思維導圖就是建立這種認識的一個重要工具,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具體的題目想結合,為學生構建一套知識結構。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利用五顏六色的圖片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且能夠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讓沉悶的課堂變得有趣。其實在學習英語的過程在,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手、口、腦相結合,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2.有助于教學模式的轉換。(1)創設情境。將思維導圖法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將學習中的問題代入到老師設置的特殊情境中,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并且輕松的學習到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2)注重師生雙向對話。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靠老師的講解,老師能夠從頭說到尾,滔滔不絕。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而不會主動的思考,所以學習的主動性很難被調動起來。
3.有助于閱讀教學。對于小學英語教育來說,學生獲取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閱讀,這就要求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方面加強引導,叫他們閱讀一篇文章的技巧,比如說先通篇大致的閱讀一遍,找出文章主要在寫什么,然后再分段閱讀,了解每段的段意,再去做后面的閱讀題目,這種高效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他們做閱讀理解題目的速度。
三、結語
在小學英語的教育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其好處是巨大的。思維導圖能夠是沉悶的課堂氛圍變得生動,還可以把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變得具體化,讓孩子們在輕松的環境下快樂的學習,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推動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菁.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徐家玉,張淑燕,李碧.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2):250+252.
[3]邸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7 (29):179.
[4]李萍.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017.
[5]倪艷.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6]周菊芬.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5.
[7]白俊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