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在大學生活中聯系最密切的人,擔負著學生的學習、生活的管理工作,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與人生道路影響深刻。面對如此重大的責任,高校輔導員應當保持自己教育者的初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與教育能力,才能學生培養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工作職責 管理教育
一、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意義
學生踏入高等院校進行學習生活后,輔導員代替了班主任的角色,負責對高校學生的行為與思想進行管理與教育,高校設置輔導員制度已經擁有近七十年的歷史,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培養國家建設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意義主要表現在:
1.高校實際工作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模式與中小學有著很大的區別,中小學階段的教師不僅擔負著學生的知識教育問題,還擔負著學生的道德與安全教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表現為管理與被管理,而在高校教育中,教師的責任在于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學術研究能力,并不干涉學生的生活、思想活動,兩者的關系表現為知識的代際傳承,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工作則由輔導員來承擔。
2.培養社會型人才的需要
學生在高等院校學習期間不僅要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還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 、與他人進行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健康的體魄與心理等、較高的法律意識,只有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人,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實現自身的發展。輔導員根據高校學生素質培養要求,扮演了老師、朋友、心理咨詢師、家長等多重角色,以幫助學生成為被社會所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3.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曾提出“學校即社會”的觀點,這一觀點在高等院校中的表現更為明顯,學生在大學中不僅受到知識的熏陶,同時也受到來著這個“小社會”的影響,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對于錯誤思想或行為的辨別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輔導員工作的開展就是為了通過思想教育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4.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大學生處于剛剛脫離了青年時期向成年轉變的時刻,這時學生的心理會出現一些波動,很容易因為周圍的一些信息而產生劇烈情緒變化,高校設置輔導員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讓學生的壓力能夠通過傾訴而獲得釋放,同時也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在學生的不良思想轉變為行動之前及時給予思想教育,以維持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
為了實現培養社會型人才的目標,高校輔導員擔負著許多職責,主要包括:
1.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人生道路的引導者,其工作目的在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承擔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輔導員的首要任務,輔導員需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開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審美學教育等多種素質教育,培養素質型人才。
2.學生生活管理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生活的服務者,為了學生能夠在學校中正常生活,輔導員需要注意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監督學生作息制度的執行情況,病假學生及時送醫,關注特困生生活狀況,積極為特困生尋找助學貸款或補助金等經濟幫助,為學生未來的人生道路提出規劃方案,幫助學生尋找就業機會,為深造學生提供服務。
3.學生學習管理
大學生在高校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活動,因此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學生的學習管理,輔導員需要掌握學生的上課出勤率、課堂表現、有無重大違紀現象,對于掛科學生進行教育并負責學生補考安排,負責學生干部的選拔、班委會的組建、良好學習環境的構建與維護、落后學生的心理輔導、獎學金的評定、評優評先工作的開展等內容,以使得學生在高校中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4.學生日常行為管理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行為的監督者,需要按照學校規章制度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規范,包括學生的請銷假、寢室的衛生、年終評優、獎學金管理、進行文明行為教育、培養學生精神文明、黨團組織建設、樹立良好的班風班紀、班級活動的開展、班級制度的建設、社會活動的開展等等內容,將學生管理工作做到細處,執行制度化、規范化的日常管理。
三、如何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
1.樹立服務意識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的重要內容在于為學生的大學生活提供服務,因此需要輔導員首先樹立服務意識,以為學生服務的心態開展管理教育工作,主動詢問學生學習與生活中是否存在問題,關心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使學生能夠在高校樂觀健康的成長。
2.提高自身修養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人生道路的指引者,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輔導員應當首先用理論與實踐經驗武裝自身,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塑造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人格魅力。同時,輔導員還應當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時糾正或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3.探索高校學生素質教育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學習的管理者,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是衡量輔導員工作質量的指標之一,因此輔導員應當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與需求,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與理論座談會,邀請在專業領域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學者參與研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積極投入到學術研究中去。同時,輔導員還應當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積極為學生聯系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社會服務中去,對于準畢業生幫助其尋找實習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四、總結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一個教育者的誠摯之心為學生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2]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理想目標,是輔導員工作開展的開始也是最終目標,為此高校輔導員應當積極提升自身素質,以為學生服務的理念投入到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 李婷.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探析[J].企業導報,2016
[2] 鄭洋洋.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淺析[J].山西青年,2016
作者簡介:潘德睿(1985.4-)男,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法學學士,助教,黑龍江工業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輔導員,從事學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