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靜宜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對課堂音樂教學常常表現出沒精打采的不良情緒。這是陳舊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壓制,需要不斷優化以超越和突破。因此,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教輔資源、大膽修正影響學生情緒激發的教學手段等都是值得嘗試的舉措。這既是小學音樂教學激發學生高昂情緒的需要,也是實踐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高昂情緒;激發措施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情緒的常見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可以發現小學生對中規中矩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提不起興趣的現象。一些學生僅僅將音樂課堂視作不得不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歌唱等練習過程中沒精打采,無法投入正常情感。一些學生則只張嘴不出聲,想方設法敷衍了事甚至蒙混過關,更有少數學生對課本教材上的音樂教學十分抗拒,完全不配合教師的教學進程,反而充滿抵觸情緒。
然而一旦課程結束,學生在課后時間卻又對流行歌曲模仿得絲絲入扣,不僅能夠全情投入,而且往往還能唱得字正腔圓。這種強烈的對比反差充分說明學生并不存在生理上的缺陷與不足,而是對傳統課堂音樂教學存在不適應、不認同問題。說明長期以來小學音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已經和現在的新生代學生間形成了較大差距,無法滿足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現實需求,故而影響了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高昂情緒的激發,也制約了小學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最終任務的達成。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高昂情緒的激發策略
(一)多種教輔材資源綜合運用,營造更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人類高昂情緒的激發離不開環境條件的準備,但沉悶、壓抑或緊張的環境不僅不利于激發出高昂情緒,反而會讓人的情緒更加低落或緊繃。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強烈的好奇心會導致小學生對周圍環境高度敏感,包括教師態度、教學氛圍在內的一切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緒的激發。而傳統小學音樂課堂上,一本音樂教材和簡單一件伴奏樂器往往就是全部的教材輔材。這種單一刻板的教室環境是導致小學生缺乏高昂情緒的重要原因。
隨著教學軟硬件的日益豐富,新時期的小學音樂課堂就當多種教輔材資源綜合運用,營造更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比如多媒體輔助教具就是一例。在教學諸如《過新年》《我是小音樂家》《月圓曲》等歌曲時,就可以用多媒體教具把與之相關的圖像、圖片、視頻等作為背景投射到大屏幕上,讓學生一邊欣賞著與音樂旋律、歌詞歌曲交相輝映的美麗畫面,一邊情不自禁地開始歌唱。如果能夠找到與教學主題相近或類似的MV,也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之前的音樂欣賞部分,讓學生在MV情景并茂的導入下逐漸放松身心,進而被調動起高昂情緒參與到正式教學過程中。
(二)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大膽突破教材局限,提高學生接受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育上處于速度最快、變化最大的一段時期。這期間無論是發聲器官還是內臟組織都具有顯著的階段性變化。因此,傳統的教材很可能存在與學生實際發育不相符的問題,容易使學生對課本內容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在課堂上高昂情緒的激發。
因此,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大膽突破教材局限,提高學生接受度是值得嘗試的方法之一。
比如在教學具有二聲部的歌曲時,應當結合學生對二聲部的實際練習結果適當降低難度。例如最開始教學時,應當將反復出現的低音部分適當縮減,只保留一個小節,其余則與高音部保持一致。這樣被分到低音部的學生不會產生難度過大的感受,而是可以維持一定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如果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后逐漸對低音有所適應,則可視具體情況逐漸增加到兩到三小節。以此類推。總之,一切當以學生主體感受最佳為重,而不能過于刻板地遵照教材規定,以免打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三)將音樂教學延伸到課外,利用技術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音樂基礎
音樂與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一樣,都具有“功夫在課外”的特性。因此短短幾十分鐘課堂教學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音樂藝術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將音樂教學延伸到課外,利用技術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音樂基礎。
結合當下流行歌曲對小學生的深刻影響,教師不妨選擇其中的經典優秀作品作為小學生課后練習的家庭作業。比如校園歌曲、革命歌曲、古詩詞改編歌曲等。這些歌曲流傳范圍廣、難度相對適中且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宣傳弘揚作用。學生可以先用手機將歌曲下載,經過一段時間的模仿練習,再隱去原唱,配合背景旋律自己試唱。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課后練習指導學生進一步完善和修正。一旦學生在課余時間養成熱愛音樂的良好習慣,則其必然會對課堂音樂教學有所改觀,教師就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高昂情緒。
音樂如同人類第二種語言,沒有人不喜愛優美動聽的音樂。小學音樂教學中之所以出現學生沒精打采、提不起情緒的問題,關鍵還是在于傳統音樂教學相對單一刻板的形式與內容有所制約。要激發出學生更加高昂的情緒,首先需要營造出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慢慢進入音樂的世界。同時,不斷豐富音樂教學形式也至關重要。包括多媒體在內的教輔材的綜合應用能夠讓小學生從聽覺到視覺多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如此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激發。總之,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段成長發育的特點,選擇更具針對性的音樂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高昂的情緒,也是小學音樂教學突破傳統束縛、培養綜合發展高素質人才及實現藝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殷冬梅.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效輔助唱歌教學:《我的家在日喀則》教學例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5-16.
[2]劉鋒.DoReMi唱歌教學方法探與究:淺談課程音樂聽、唱、創三部教學法[J].音樂天地,2016(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