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軍
摘 要:在現代素質教育環境要求下,學校和老師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培養一定的動手能力。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地革新教學方式,做到讓孩子更加投入數學課堂,把數學當做自己的一大興趣愛好。以如何推動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進行為大家作出介紹。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興趣愛好
所謂的高效指的就是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廣的知識面,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引發孩子們對于知識的強烈探索,做到主動學習。以下將從四個方面展開對于高效數學課堂的系統做法的研究。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
傳統的數學教學是一個極其枯燥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的是想盡辦法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來。那么,將孩子們感興趣的小型競爭游戲搬到數學課堂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方案。以《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為例,教師不妨以游戲的形式展開教學,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準備好一個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七巧板,讓他們先主動完成拼湊,然后再順勢引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這個過程非常的形象有趣,有效地將生活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消除傳統課堂上的那種枯燥乏味的方式。這可以讓孩子們在無形之中鞏固好所學的數學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與和別人配合的協作能力,讓課堂變得最為高效化。
二、將抽象知識引入熟悉的環境,加強理解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非常枯燥的學科。如果只是按照常理來學習數學的話非常容易讓學生陷入乏味的狀態。如果教師想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將原本枯燥的學科變得生動有趣,就必須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為例,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在學校和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平行四邊形或者梯形的,一般會出現在什么地方,讓學生想一下學校里有哪些景物是這樣的形狀。這樣的方法可以將數學的抽象概念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化,將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熟悉的情景當中非常有利于孩子們的高效學習。如此一來,他們可以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當中,與此同時,這還可以充分地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
三、增強實踐能力,培養主動性
知識更多的應該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該更多地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自主實踐中學到知識。比如在講解到統計與可能性的時候,教師不妨在課前準備好20個大小相同,顏色分別為紅白黑的小物塊,并將它們放置在一個不透明的箱子里,然后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幾個學生到講臺上隨機抽取這些小物塊,每次抽取完之后都把它們放回箱子里面,如此重復十次,讓他們每抽取一個小物塊就記錄下相應小物塊顏色。最后讓他們統計自己抽出的十個小物塊中的不同顏色的小物塊在所有小物塊當中的比例。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進行過多的干涉,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在實驗的最后公布實踐的真理。如此一來,孩子們就會開始思考為什么抽出每個球的概率都是一樣的。這就很好地達到了讓孩子們自主探究學習的目的,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主動思考能力,讓他們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課堂實驗當中。最終在無形之中鞏固了應該學習的知識,并把可能性與統計的抽象概念以生動形象的實驗方式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四、引入多媒體教學,營造課堂氛圍
概念的抽象很容易讓孩子們在課堂當中迷失自己,最終失去對數學的興趣。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它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變成生動的圖像形式,讓孩子們更加容易理解原本抽象的概念。就拿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個知識點來說,如果教師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解釋這些概念的話,孩子們會很容易就陷入誤區。因為他們很難想象出來,所以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就顯得非常必要了。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多媒體教案,然后在課堂上以非常簡單的圖像為模型(就比如長方形),然后以它的三維圖像的模式向孩子們展示平移的過程,可重復三五次,直到孩子們徹底地了解了平移這個概念,接著再向孩子們依次展示旋轉和軸對稱的概念。相對于傳統的教學,多媒體設備的引用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將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活躍氣氛充分地調動起來,吸引他們的眼球,引發孩子們的觀察與思考,以此將課堂教學變得最高效化。
由此看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完全不適應當代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了。教師應該從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多多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將抽象的數學概念以最簡單的方式融入在生活實際當中,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更為重要的是,除了對知識的要求之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孩子們動手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學會從探索當中加深對于知識點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