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包括‘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賞識教育相結合,樹立信心;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情感等,以期對大家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一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決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同時它也鮮明地體現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其現狀并不樂觀,其中還存在著許多實質性的問題,如:教學內容枯燥,作文缺乏素材等問題明顯,致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偏低。對此,筆者就以生本教育教學為依托,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賞識教育相結合,樹立信心
很多學生不會寫作文,害怕作文,對于這一類學生,他們是越不會寫便越不想學,逐漸的就對作文課以及寫作文產生了厭倦心理。而處于小學生這一階段的特殊群體,他們在有著脆弱心靈的同時也有著很強烈的自尊心,非常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什么。所以,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就要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要幫助學生克服害怕和厭倦的心理。在作文教學的過程時,要盡量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良好的課堂環境,以便學生順暢地輸出知識并應用于作文寫作中。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朋友、同學間的交流方式與學生進行交談,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并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學生的想法和心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創作,不要讓他們束手束腳。其次,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通過老師的鼓勵和贊揚,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會逐漸地被樹立起來,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例如:教師在寫作課上將學生們的優秀作文進行朗誦,并為學生準備一支筆、一個筆記本或者其他禮品作為一個小小的獎勵,隨后將文章展示在光榮榜區域,以此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進而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
二、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分層教學相結合,奠定基礎
作為學生們的語文老師,我很清楚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水平,也很清楚語言能力在學生以后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應該如何培養呢?我認為,在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層遞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打牢學生的寫作基礎,還能為學生以后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剛開始展開語言運用時,可以先從“我尊重父母、尊敬師長”這類簡單的句式開始;然后引導學生逐漸的添詞加句,直至學生能夠將句子寫出“我用真誠的敬人之心,尊重這生我養我的父母,尊敬這教育我呵護我的師長”這樣優美且帶有感情的句式。這種循序漸進的造句方式,比起傳統的灌輸式的造句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的容易和順暢。在遣詞造句逐漸推進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匯得到了積累,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書本教材相結合,激發興趣
書本是我們任何一個學科學習的基礎,語文寫作也不例外,因此,在作文教學上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書本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符合小學生學習作文的優質素材,教材里的很多內容都與小學生特有的心理特征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教材的這一特點來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
例如,在學習《中國的國際救援隊,真棒!》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篇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應用于“奉獻”以及“愛國主義”話題的作文寫作上,這樣學生既可以將課文中的詞句延伸到寫作上,體現學以致用,又能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豐富作文內容。
四、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積累素材
根據調查顯示,經常閱讀課外讀物的小學生,其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會比不進行課外閱讀的同齡學生強很多。時常閱讀課外讀物的學生,他可以有效地將自己所讀過的諸多寫作素材,靈活運用于語文作文當中。既能擴展自己的視野,還能增加作文的亮點,獲得老師的好評。其次,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拓展學生的知識量。例如:大多數的課外讀物中都會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譬如“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培根的這句名言在小學生寫《時間》這一類題材的作文時,就可以很好的借鑒過來并嵌入文中。這種名人名言寫作素材的套用,既給學生作文增添了文化色彩,又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含量。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全面學習,這樣寫作素材才會形式多樣,作文內容才會豐富多彩。將這些有支撐力的素材運用到作文當中,才會使學生的作文更加具有說服力。
五、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將寫作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情感
學生從課本和老師那里學得的知識都是間接知識。其實,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直接知識,這樣的知識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當然,作文中的情感抒發也是一樣,將自己在實踐中得來的情感體會運用于寫作之中,會使作文更加的真實和具有感染力。
例如,在進行“我的發現”作文寫作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帶學生走出封閉沉悶的教室,來到校園一角,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看是否能夠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的學生會發現一些小動物如“蚯蚓、蝸牛”等。對于小動物,學生天生就有一種喜愛之情,這時老師也可以穿插一些愛護小動物的知識,這樣才能深入到學生內心,讓他們對動物的愛護欲更加強烈。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實踐教學以及學生的親身體驗,能夠加深學生對情感的體會,能夠促使學生對寫作中的情感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為寫作注入血液和情感,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六、 結語
通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生本教育理念的滲透,其使學生的寫作信心和寫作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高,使學生的情感和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豐富和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生本教育教學理念下的作文教學,注重其給學生帶來的直接影響,以促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應用研究[J].吉林教育,2016(34):109.
[2]房世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3):96.
作者簡介:
盧翠青,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陳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