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黨政
【摘要】數學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綜合辨析能力,心理素質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數學思維和這些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增強數學思維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思維包含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這些要素。數學思維的培養和初中數學教學之間的銜接包括這幾個方面:貼近生活擴展思維,設置情節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巧用圖形增強邏輯思維。
【關鍵詞】數學思維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連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54-02
引言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時期的一個關鍵階段,處于這個時期的少年,智力都處于發展和活躍期,所以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對于孩子們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規范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和養成良好的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產生對于數學的濃厚的興趣,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對于今后的理論學習都很有幫助。因此以這種簡短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怎樣有效的提高孩子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突破。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可以利用生動靈活的課堂教學和綜合的練習實踐來實現。
1.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思維體系數學課堂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體,整個課堂都是老師一直在講課,學生只是被動的在聽課,觀念形式上并不是不允許老師講課,而是應該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把所學的知識利用有限的課堂充分的理解和運用。老師應該清晰的了解到這種模式帶來的的弊端,而不是只是把教學當作一個任務來完成,只注重教學內容的講解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沒有從意識形態種認識到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老師應該要深入剖析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高度重視對于學生辯證的邏輯思維的提高,激發孩子們對于新課有趣內容的求真和探索欲望,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體系中找尋一個突破點,高效愉悅的發展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另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互動模式,加入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的價值觀都可以增強學生意識形態里對數學的充分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在初中這個關鍵時期,學生的智力和情感觀念都很強烈,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引,培養強悍的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避免運用老師教學貫穿整個課堂,降低學生對于老師的依賴性,情境創設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融入一些讓孩子們感興趣的元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減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和差距感,增進感情的交流,這樣才能很好的對于學科進行理解和培養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2.注重審題能力和解題過程的培養
在進行數學考試的時候,一些學生往往是由于看錯題目或者錯解題意而產生錯誤,數學尤其考驗的是學生的認真和思維的培養,如果連審題這個內容都不能夠把握好,那提高數學成績就會有一定難度。基于這種情況,老師就要對癥下藥,深入落實學生的審題觀念,時刻提醒自己注重審題,可以用筆輕輕的畫出關鍵詞,對于一些問題直接得出條件的做好標注,看不懂題目的多看幾遍,小聲的朗讀下增進對題目的理解。可以選擇思維發散性題目供學生練習,尋找符合學生興趣的內容融合知識點進行學習,問題設置要新穎,題目條件要巧妙,這樣可以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桌上放置一份糖水250克,其中含糖度為16%,另一份糖水100克,含糖度為60%,如今有充足的糖和水,怎樣可以配成含糖度為30%的糖水200克?問題1:要求運用已有的糖水,怎樣實行方案才可以盡可能的少用水和糖?問題2:還有沒有其他特別的方法?這些問題就是具有發散思維的能力,讓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充分的結合想象能力,巧妙合理的配置方案,解決實際問題。
最后,還應該注重學生對于錯題的反思能力,在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后,通過考試和練習的這種方式,就會直觀的顯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深入分析和理解后,對錯題進行歸納和整理,把相關的知識點寫在錯題旁邊,便于以后的復習,復習過程中經常拿出來看和練習,加深知識點的掌握。
3.結語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當中,老師應該要充分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和教學的銜接,老師把自己所學不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充分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走下課堂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打破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芥蒂,老師在針對每一個學生做出具體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和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自我總結,開闊思維,提升學生的素質,實現思維培養和課堂教學的充分銜接。
參考文獻:
[1]趙衛華.論數學思維的培養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6.
[2]趙丹.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智》,2017(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