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雯
【摘要】新課標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將學生帶入閱讀情境,能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筆者從生活情境、畫面情境、質疑情境三方面出發,分析了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 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89-02
隨著當前語文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改進閱讀教學方法成了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值得探究的問題。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主動學習。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范圍、理解能力等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閱讀情境,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完成閱讀理解,有效地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養成學生閱讀代入感
小學生具有注意力分散的特點,難以將注意力轉移并集中到他們不感興趣的事物上。所以在閱讀學習中他們往往難以融入到閱讀理解的教學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才能讓學生樂于語文閱讀。我們知道小學語文的課文大都情感豐富,字里行間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新課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利用創設閱讀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的情感中去,為新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艾滋病小斗士》一課在展開教學前,老師可以設計一個心理學“得失測試”: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寫下這兩道題的答案。第一題,寫下你最喜歡做的三件事;第二題:如果你的生命還剩一天時間,你會做什么?通過第一題對自身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回憶,再展開第二題只能用短暫的一天度過自己余生的思考,學生將會對“活著”有著更濃烈的憧憬。經過這樣的情景模擬創設情境,學生對生命的寶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接下來再展開《艾滋病小斗士》這課的教學,學生將能更有代入感地思考艾滋病的可怕,從而更容易閱讀理解該文。通過引導學生創設與課文相關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習過程奠定了良好的導入感。
二、創設畫面情境,增強學生閱讀的畫面感
高年級語文閱讀字數一般較多,如果只是閱讀文字并理解意思,語文閱讀效率難以提高。研究表明,人腦對事件的記憶大多數是對圖像的記憶,人腦對圖像的記憶效率高于純文字的記憶。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一般不是純理論,文章對應著一定的情境畫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巧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將閱讀的文章轉化為動態的畫面。
例如,蘇教版六年級《安塞腰鼓》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這樣的視頻畫面:無邊的黃沙鋪滿地面,一個個腰系紅皮腰鼓的壯年手拿鼓槌揮動,紅色飄帶隨著鼓槌肆意揮舞;有節奏踩踏的腳如飛如舞,不快不慢的動作給人粗獷、奔放、灑脫、強悍之感。視頻播出時全班寂靜,學生們紛紛沉浸在安塞腰鼓的表演當中;隨著舞步踏起的黃沙越來越多,畫面已經看不真切,學生們的心仍然沉浸在沉實、厚重的黃土高原里,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這種以視頻重現畫面的方法,更容易將學生帶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感同身受,比單純地講解課文,理解字詞意思的教學效果好。
三、創設質疑情境,培養學生閱讀思維
設疑情境,是指能引導學生繼續深入閱讀理解課文的課堂提問。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思維能力。因此,可以通過提出情境問題的方法,給予學生主動探索閱讀的方向。創設質疑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發揮學習過程的主觀能動性,隨著問題難度的增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層層深入。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輪椅上的霍金》一課教學時,筆者在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后設疑,“如果你是一名記者,給你一次采訪霍金的機會,你會問他什么問題呢?”在學生的爭相回答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回到課文,“文中有一位女記者,她問了霍金什么?誰能讀一讀那句話?”在學生找到記者的問話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其中“悲憫”的含義。然后以“你覺得霍金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讓學生默讀霍金的回答,展開討論,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體會,聯系資料等形式,在質疑情景中真正走進霍金,感受到他的偉大之處。通過對霍金的悲慘與偉大的解讀,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從而引導學生敢于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通過這樣的設疑情境,用課堂提問引導學生逐漸深入閱讀,有利于小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
四、結束語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小學高年級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初級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課文有初步的認識,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用逼真的畫面和聲音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老師可以設置課堂設疑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情境教學是新時期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值得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顧曉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以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課文為例[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8):5.
[2]丁古琴.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均衡教育——以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4(1):59-60.
[3]王涂偉.淺析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馬邊彝族自治縣高卓營鄉西泥溝小學語文閱讀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