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興
摘 要: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檢查方式,也是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可以檢驗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狀況,而且還可以引導課堂教學。而對于英語這門語言性學科來說,它既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其中一些運用的技能,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有很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靈活地運用知識,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實施一定的形成性評價,全面認識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必要性,在英語課堂上采用任務型教學法,不斷地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靈活采用多種評價、記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英語;形成性評價;教學運用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科學的評價體系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縱觀我國現在的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對于學生都采用的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手段,這種評價方式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它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做出一個階段性的評價和結論。比如,我們會采用單元性測試來檢查學生對于這一單元的知識點的掌握,用期中和期末測試來評價學生這個學期的學習效果,用中考或者是高考來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升學測試,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單純地只是依靠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就會比較片面。形成性評價這一理論主要看中的是過程性評價,它與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相互伴隨,以調節教育過程來實現教育的目標,通過觀察、記錄、測驗、問卷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出相應的評價。
一、中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實行一定的形成性評價能夠一定程度上推進教學進程,能夠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發現學生在學習上的一些盲點,在下一次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是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的重要部分
將評價體系納入到新課程當中是英語課程的一個重要突破,形成性評價能夠指導教師以后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的結果,它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成績和情感態度等做出相應的評價,有助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3.培養學生人格,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中,會不斷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交流的能力,激勵學生不斷地交流合作,促進學生不斷地反思自己,認識自我,形成性評價有助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評價轉變為積極地參與,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中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靈活實施
1.采用任務型教學法來推進形成性評價
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學生通過任務的形式來完成學習,學生運用一定的方法來完成一項具體的任務,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任務成果給予一定的評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做出相應的評價,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態度、能力等方面給予相應的評價,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比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下冊英語Playing sports時,我還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報紙、雜志等了解各類體育運動的起源和發展,并在課堂上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生在課上積極發表自己對于體育的看法,以及自己平時最喜歡的英語,我也會在課上不斷地給予學生一些激勵性的話語,遇到一些問題也會及時給予指導,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地提高,教師和學生相互評價,共同學習。
2.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我們的課堂上,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認為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這就導致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比較弱。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真誠對話。在我的英語課堂上,我會每個月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閱讀情況做一個評價,然后在班級里我還會組織學生在學完一個單元時,進行一次閱讀比賽,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讓學生之間加強交流。
3.靈活采用多種評價、記錄方式
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設計形成新的評價方法,可以進行調查問卷,可以讓學生通過提問等方式來養成良好的習慣,還可以給學生設計相應的課堂訓練活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要給學生制定一定的自評表,讓學生通過自評,不斷監督自己的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實施相應的評價記錄方式,可以是等級制的,如A+、A、A-等依次來記錄,還可以是評分式的,采用百分制或者是十分制,這樣就可以根據評價的結果來與學生之間進行相應的交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英語學習。
總而言之,形成性評價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采用多種評價手段,正確處理教學和評價的關系,并根據評價結果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來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顏嫻靜.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中的實踐方法[J].教師,2016(19):54-55.
[2]曹夢瑤,劉春燕.多元化形成性評價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