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瑋
摘 要:通過數學復習課,學生可以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可以對知識進行梳理,發現缺陷并及時改正,還可以進行歸納總結,形成系統的理解,所以說復習課對小學高段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但傳統的復習方式大多比較依賴老師,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使得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從思維導圖的優點和特點出發,對其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應用策略
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所創的一種新型記筆記的方法,自發明以來就受到人們的歡迎和使用,如今被廣泛應用于當今的教育教學中。思維導圖又可以稱為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思維的有效思維工具,它通過圖文并用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圖形表現出來,將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關聯記憶,利用記憶、閱讀和思維的規律,可以提高記憶效率,開發大腦潛能,將之應用到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中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發育,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一、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復習課中,都是老師在梳理知識,將歸納總結好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帶學生復習,這樣學生大多是跟隨老師的講解做好筆記和測試。這樣的復習方式不是學生自己思考得來的, 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減少了學生動手和思考的機會。而且老師在總結知識帶領學生復習的過程中,是從自己的層面和學生整體考慮,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差異,并不一定適合每個學生,復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引入思維導圖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復習課堂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開拓自己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而且畫思維導圖本身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件事,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復習課堂中,一般都是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也限于知識問答。將思維導圖引入數學課堂復習中,可以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思考總結,有疑問就會和老師或同學交流溝通,通過這種互動可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提高復習效率。而且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也是學生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主動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實現復習高效性。
3.個性發展,差異化學習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方式、學習水平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學生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都不一樣,體現了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水平。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發現自己不同的缺陷,老師應根據這些缺陷和不足展開復習,實施差異化教學,輔以適當的講解和練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彌補不足,并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復習效果。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
老師應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構建和整理思維導圖,然后在復習課堂上進行交流,鞏固學過的知識,發現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老師在查看學生的思維導圖和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總結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講解和引導,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這些重點和難點知識。由于學生年紀小,認知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也較弱,老師在講解一些難點知識時,也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將這些難點知識一點點分解,細化成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時,老師可以將多邊形分解為不同的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再將各種圖形的性質特點、面積計算方法整理出來,就可以使學生輕松理解,還鞏固了其他圖形的相關知識。思維導圖還可以全面梳理知識,將相關知識特別是一些容易出現概念或性質混淆的知識點對比學習,通過分析這些異同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構建活躍的課堂氣氛,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思維導圖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思維,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老師可以讓學生完成思維導圖制作后在課堂上自己講解,可以講解知識,也可以講解自己制作思維導圖的思維方式,每個人的講解可能都不一樣,這樣集中交流,集思廣益,互補有無,衍生的集體頭腦風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而且這種活躍的氣氛會刺激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老師在聽學生講解后要及時作出點評,對學生的努力表示肯定和鼓勵,還要根據發現的普遍問題引導學生及時改進,提高復習的效果。
思維導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工具,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復習效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銳.探析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J].新一代,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