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紅
[摘 要] 眾所周知,美術創作是一種藝術創作,同是也是一個人想象力的具體化過程,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想象力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創造性思維培養與塑造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幼兒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添加一些創新元素來發展學生們的想象力,并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 幼兒美術;創造性思維;策略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術是一種藝術創作,同時也是一個人想象力的具體化過程。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地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其一,摒棄傳統單一化的美術教學觀念,在教學課堂中增添一些創造性元素,給予學生更加自由的創造氛圍;其二,合理規劃美術教學的目標,有效地激活幼兒的創新意識;其三,注重園本文化的建設,如增加一些能夠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設施,給予學生更加靈活自由的創作空間。以下我將從這三方面舉例分析。
一、轉變傳統美術教學觀念,營造創新型的教學氛圍
目前,在幼兒美術教育方面,很多教師都依然保留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導致美術教育難以與時俱進,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幼兒美術教學的質量。為此,我認為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應當轉變傳統的美術教學觀念,樹立起正確的、與時俱進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創新型的美術教學活動,為小朋友提供創新型的美術教學氛圍。
例如,在一次指導學生畫一些動物簡筆畫的時候,我便在課堂導入時借助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則“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然后問學生們:“小朋友們,你們在動畫中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朋友如是回答:“我看到小蝌蚪和一些其他的小動物。”“你看到的小蝌蚪在干嘛?”我接著問道,該生如是回答:“它在找它的媽媽。”我點點頭繼續與他互動:“那它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呢?有沒有其他的小動物幫忙一起找呢?”“找到了,小蝌蚪在金魚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媽媽。”“沒錯,那現在你們能不能把金魚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場景畫下來呢?”我如是引導。待我說完,一些小朋友們便拿起自己的畫筆開始畫了起來,我看到他們基本上是仿照著動畫片中的形象將小蝌蚪和金魚畫了出來。有一個小朋友畫的金魚是一些幾何圖形的組合體,在他的畫中,橢圓形代表了金魚的頭和身子,圓形代表金魚的眼睛,一些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的組合則代表了金魚尾巴和魚鰭,很顯然,他的畫風不同于其他的小朋友,于是我便問他為何會有這種創作想法,他如是回答:“因為我覺得這樣子的金魚比較可愛。”我對他的想法給予了贊揚并鼓勵其他的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畫畫當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并沒有采取傳統的臨摹繪畫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本中的圖案進行臨摹,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創造自由和創造空間,顯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激活學生們創作思維,給予學生更多的創作靈感。
二、合理規劃美術教學目標,激活幼兒的創造意識
正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教學工作開展的指路燈。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大多來源于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因此,在設計美術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當合理規劃相應的教學目標,使得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的美術創造意識能夠被有效地激發,從而促進學生藝術修養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規劃教學目標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課堂文化的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文化不僅有利于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打開學生們的情感源泉,為美術創造提供相應的藝術靈感。
例如,在一次以“喜迎奧運”為主題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我首先制定了這樣幾個教學目標:引導小朋友畫奧運圖案;引導小朋友將自己所畫的奧運圖案剪下來,制作相應的奧運剪紙。在制定完這些教學目標之后,我便開始了這次的美術教學活動。首先,我給學生們展示了奧運圖案,并與學生進行了相應的互動,我指著自己手中拿著的奧運圖案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嗎?”一個小女孩首先舉手說道:“我知道,這是奧運五環。”“非常棒,那你知道奧運環為什么是五環嗎?”“爸爸說這是因為地球上總共有五大洲,五個環就代表著這五大洲。”她自豪地回答道。我對她的回答給予了一定的贊揚,并給她一個小紅花表示獎勵,接著我便讓學生們開始畫奧運五環,學生們便開始動手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小朋友帶著哭腔說道:“老師,我的奧運五環中有一個環沒有畫圓,怎么辦?”我輕撫著她的腦袋,說道:“沒有關系的,你可以嘗試再重新畫一張。”可是這位小朋友并不答應,這時另一個小朋友說道:“你可以把那個環畫得大一些,然后就會更圓一些了。”“可是這樣子就不好看了。”眼看著這位小朋友就要哭出來了,又有一個小朋友提議道:“要不我折一個小信鴿貼在你畫壞的地方,這樣子既不會不好看,又感覺像是信鴿在給我報信的意思。”那位小朋友才點點頭答應,于是這兩位小朋友便按照這個方案將奧運五環圖畫制作成了一個“信鴿喜報奧運”主題的圖畫。在這個過程中,我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如期完成,并且幼兒的創新意識也在創作的過程中被有效地激活,這對學生們之后的美術創作意義極大。
三、注重園本文化的建設,提供個性化的校園環境
眾所周知,幼兒園環境是影響幼兒個性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同時幼兒園環境與幼兒自身個性的碰撞和刺激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換言之,幼兒的創新性是在個性和環境相互作用的條件下自然產生的。因此,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格外注重園本文化的建設,如構建多元化或者個性化的園本美術文化等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刺激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從而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美術思想觀念。
例如,我們幼兒園為了滿足學生們的繪畫創作需求,專門為學生們設置了一個涂鴉墻,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想法盡情地在涂鴉墻上進行創作,這便是小朋友們的“涂鴉天地”。在“涂鴉天地”剛剛設置好的當天,學生們便興高采烈地帶上自己的畫筆在涂鴉墻上開始自己的創作,有的學生在涂鴉墻上畫了一只小鴨子,也有的小朋友在涂鴉墻畫了一個小太陽、一朵小紅花等等,總之學生們可以在自己的創意引導之下繪畫任何自己想要創作的東西。顯然,涂鴉墻的設立給予了學生們極大的美術創作空間和自由,讓學生們可以信筆涂鴉,這極大地滿足了幼兒喜愛涂鴉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創造思維可以得到無限的鍛煉和拓展。除了涂鴉墻以外,我們幼兒園還為學生們設置了一個藝術展覽廳,展覽廳展示了一些小朋友的優秀圖畫作品和藝術作品,同時也放置了一些有名的藝術杰作。這個展覽廳的設置目的主要有兩個:其一,幫助學生從藝術大師的作品當中學習一些美術創作的技巧,并通過欣賞這些作品來獲得藝術創作或者美術創作的靈感,從而鍛煉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其二,給予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讓學生們全面了解自己的藝術創作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激勵學生開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進行積極創作。
總而言之,幼兒美術不僅是一門幼兒藝術的啟蒙教育學科,也是激發和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創新意識,還需要樹立起正確的幼兒美術教學觀念,從而更加有效地對幼兒藝術創作進行引導,增強幼兒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對美的一種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建波.試論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7).
[2]黃秀琴.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J].幼教研究,2016(10).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