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淑琴
摘 要: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個性差異較大,全班幾十位學生的學習智力有高下之分,學習能力有強弱之別,學習態度也有主動和被動之分。針對這些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能較大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分層教學;教學策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我們學校屬于農村學校,家庭教育差異較大,給學校教育帶來較多的困難,尤其語文教學。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就很難兼顧到全體學生。而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就能更好地把“班級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教學”三者之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做到培優扶差,實現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效果。
一、學生分層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個性也截然不同。教師應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基礎水平和思維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組,每個組搭配不同層次的學生。
A類: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組織合作能力出色的學生。
B類:語文基礎知識一般,學習習慣還好,思維能力一般或還好的學生。
C類:語文基礎知識中下,思維能力偏中下,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
D類:語文基礎較差,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都較差的學生。
在小組中開展相互合作活動,讓優等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讓中等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也發揮自己應有的能力,讓學困生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有所進步,從而最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所展現的情況跟老師預想的可能會有所不同,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的知識、習慣、能力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教師要常常關注這些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才能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假如教師用相同的教學目標對個性差異截然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就會出現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而學困生跟不上的現象。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學目標的制訂必須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如:在教學《矛與盾的集合》一文時,結合班級學生實際,筆者有梯度設計分層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中等生、學困生):學會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運用詞語手冊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難以招架、固然、集合”等詞語。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提高性目標(優等生):了解坦克發明的過程,了解通過集合優點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課堂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陣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語文課堂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學會學習,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課堂教學分層是分層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老師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教學過程中,善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一文時:
“文中講到哪些人?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請學困生來回答。
“你覺得宋慶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請中等生來回答。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相似的事?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請優等生回答。
四、作業設計分層
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遇到過學生不交作業的問題,特別是家庭作業。完不成作業的學生差不多都是班級里的中偏下的學生,這是為什么呢?原因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對這些學生來說偏多和偏難了。這種無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布置作業這個環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老師的預期效果顯然是無法達到的。再者,部分學生為避免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會選擇抄襲其他學生的作業,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作業分層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作業設計分層中,我的做法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層次的作業:學困生完成基本的題目,中等生完成基本題及綜合題,優等生在這基礎上,再完成一些有利于訓練思維,提高能力的題目。這樣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張揚。
五、教學輔導分層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其想著怎樣教學生知識,還不如想想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不需要每時每刻都依賴老師,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快的發展速度。學生也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才能學得愉快。
在教學輔導這方面,我的做法是:讓優等生以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課余給他們提供一些當“小老師”的機會。如教學困生讀書、聽寫等。對于學困生,則要多花一些時間領著他們學,手把手幫助他們獲取知識,進行“一幫一”活動也是輔導中等生、學困生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語文教學不但要“因材施教”,也要講究“量體裁衣”。讓我們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起點上有所進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李文榮.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上),2014(2).
[2]梁娜.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創新[J].品牌,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