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也不斷豐富,這不僅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教師授課增添了一些壓力。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效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成為了眾多物理教師應重點關注的內容。隨著教學實踐的進行,微視頻逐步走進課堂,成為了物理課程重要的輔助工具,因此本文就針對微視頻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視頻;應用策略
微視頻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具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完整性強等特點,它可以有效聯系學生熟悉的事物,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使學生不僅能直觀的理解教師所講授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授課效果。微視頻一般有兩種形式,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自己錄制,這樣可以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找相應資源,應用得當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一、選擇合適的視頻,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視頻之所以應用廣泛,除了因為它的形式新穎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短時間內突出重點。教師在錄制或選擇微視頻時應當注重合理把控時間,一般的微視頻最多不宜超過10分鐘,時間過長會使視頻內容重點不突出,學生在觀看時很難一直集中注意力在視頻內容上,反而使微視頻失去了最初的意義。除此之外,教師要選擇內容相符的視頻,使之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在插入視頻時不突兀,起到相應的作用。例如學生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時,由于光是無形的,許多能夠用到的生活實例受到課堂條件的限制都無法完成,因此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微視頻的形式,通過播放學生熟悉的事物幫助學生理解和總結:首先教師可以播放陽光透過樹葉照射下來的畫面,以及夜晚汽車燈光照向遠方的情境,讓學生了解“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這一原理;然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其他環境中光是否是沿直線傳播的呢?”隨后讓學生先展開討論,舉出他們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例子來驗證這句話。
學生在沒學到這個原理之前,一切假設都是猜測,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測,教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比如將一束光射入水中、透過玻璃等具體的實驗,學生會發現光在這些透明質地的物體中都是要直線傳播的,教師可以借此為學生引入“介質”這一概念,告訴他們像水、玻璃、空氣等這種透明的物質都可以被稱作介質,而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這樣就達到了有效利用微視頻為學生進行課堂講解的目的。
二、合理利用微視頻,將其作為課堂導入和學生復習的重要工具
微視頻在物理課程中的應用一般意義上只停留在為學生演示相關實驗上,但是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實驗都適合用這種方式去表達和演示,也并非它只可以用來演示實驗,相關的應用探究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以《重力》這一節為例,力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特別是重力更難以表達,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自己感受,聯想學生乘坐電梯時的感受,教給學生什么是失重什么是超重,讓他們在乘坐電梯時去感受。但是在課堂上,教師沒有必要將人乘坐電梯的視頻放給學生觀看,這不僅起不到教學目的,而且又浪費了課堂時間。因此教師在將微視頻與教學內容相聯系時應注意甄別,哪些是適合的哪些是不適合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有效利用微視頻作為課前導入和課后復習的工具。一般在采用這種用途時,微視頻的內容不是演示實驗,而是針對教材內容的有效講解。特別是對于一些重點和難點,教師通過幾分鐘的講解能有效突出主題,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在課堂上,遇到重點和難點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提前準備的方式使教師不必當堂組織語言,而是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講解更完備;同時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達到更好的聽課效果。
三、利用微視頻進行拓展實驗,提升課堂效率
物理教材中除了正文內容外,往往還會有一些拓展性的實驗,這些實驗都與本節內容有關,或者是拓展知識、又或者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實際應用。許多教師為了課堂進度或怕麻煩,經常把這部分內容略過,或只是口頭上讓感興趣的學生課下自己實驗,久而久之使這部分教學內容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拓展學生知識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又不必占用過多的上課時間,教師可以在課下通過錄制或在網上尋找相應的實驗視頻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教師在講完新課內容后,可以鼓勵學生感興趣的話自己嘗試實驗,然后在下一節課開始前為學生播放自己做的或找到的這次實驗的操作內容和現象,以此既完成了這部分的教學,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選擇微視頻時,應當注重從中篩選合適的內容,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資源傳播廣泛,教師在備課階段也能找到許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但是其中必定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這時教師就應仔細選擇,找出更適合教學方案的視頻。例如關于《小孔成像的原理》這一拓展實驗,有的視頻對它有詳細講解,有的視頻也完整呈現了實驗過程,但是講解并不詳細,這時教師就應該辨別需要通過視頻為學生再現知識點還是重點讓學生了解實驗內容就可以了,這需要依據教師的授課目的進行選擇。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資源被不斷整合,教育方式也不斷與時俱進,為了構建高效的信息化教育,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通過更有趣、新穎、高效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新型物理課堂,使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使晦澀難懂的問題通過與生活的有效結合變得通俗易懂,最終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好物理,愛上物理。
參考文獻
[1]吳剛.淺談初中物理中的微視頻應用[J].考試周刊,2017(84):139-139.
[2]童玉紅.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寧夏教育,2017(10).
作者簡介
胡明浩(1982.09.18—),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安徽省合肥市;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二;研究方向: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