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新清
摘 要:近年來,反向思維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還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現階段,在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開發學生的反向思維,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首要課題,并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主要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反向思維的應用措施展開探討,希望對日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反向思維;課堂質量;有效應用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反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效果,從而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促進我國小學教學的快速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更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活動,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中反向思維的有效應用,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一、利用課本知識對學生的反向思維進行培養
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反向思維的有效應用,增強教學效果,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學生熟練掌握數學定義、概念、性質、定律的基礎上,加強反向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養成反向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解題效率。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數學定義、概念、定理等相關基礎知識進行雙向性的講解,深化學生對反向思維的認知,提升學生反向思維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知識時,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反向思維,如:音樂興趣小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一共有多少人?音樂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由于這道題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就給出了正確答案。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答案的反向檢查,由已知得出男生人數為14-5=9人,總人數為9+14=23人,反向思維答案檢查法為:音樂興趣小組一共有23人,減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確實是14人,14減9等于5,男生確實比女生少5人。進而使學生的反向思維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實現反向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最后,強化學生數學應用過程中的反向思維,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二、靈活運用數學公式及法則,實現對學生反向思維的有效培養
反向思維培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與學生持之以恒的努力與堅持,從而實現學生反向思維的有效提升與應用,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在教學中,應靈活運用數學公式及法則,實現反向思維強化,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時間、速度與路程”運算關系時,首先,教師應導出基礎運算公式:速度×時間=路程。其次,根據基礎公式引導學生進行反向思維推導,從而得出: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進而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反向思維能力。最后,根據反向思維所得的計算公式,設計相應的課堂習題,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實現反向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三、增強反向思維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對反證法的應用水平,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反向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其次,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提高解題效率,實現反向思維的有效應用。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乘法運算定律”這部分知識時,首先,教師應準確導入“乘法運算定律”的運算原理,明確教學重點。其次,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如:計算25×125×4×8等于多少?在計算這道題時,如果學生按順序進行計算,顯然比較麻煩、比較繁瑣。因此,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向思考,用25乘以4,可以得出100,用125乘以8,可以得出1000,再將后兩者相乘100×1000,從而輕而易舉就算出結果為100000。其次,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及時、積極的評價,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中反向思維的有效應用,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反向思維培養是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依據,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重視反向思維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應用,加大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意反向思維技巧的傳授,從而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我國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亞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2):79.
[2]劉傳喜.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逆向思維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