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萬茂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語文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對于初中生的成長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結合現階段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以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中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天鵝的故事》一文為例,對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
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文化素養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雖然大部分語文教師都能夠正確認識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以及自身對學生閱讀指導方法落后的因素影響導致學生在課后閱讀中沒有取得顯著成效,并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及語文學科的學習。初中階段是學生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廣大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探索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并進行實踐,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1.部分語文教師閱讀教學觀念落后,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教師片面注重學生書面知識的學習,對課外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忽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也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2.部分語文教師本身因為各種因素影響缺乏教學研究的資料及條件,專業素質不強,自身也缺乏課外閱讀知識的掌握,無法全面地對學生的閱讀范圍、方向做出科學的指導,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課外讀物選擇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讀的書雜而亂,不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
3.部分語文教師的閱讀指導形式比較落后,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指導方式比較單一,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并沒有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4.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閱讀評價機制并不完善,直接影響這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
5.學校圖書館利用率不高,學校舉辦的閱讀活動比較少,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為了能夠有效地針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進行相應的解決策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特選取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天鵝的故事》一文,此文章講的是一個老獵人給“我”講述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帶領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尋找食物的場面,反映出團結無畏的偉大精神。文章寓意深刻,故事性也比較強,能夠引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借助此文深入分析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
1.教師要轉變課外閱讀教學觀念,突破課堂教學內容的桎梏,將課內外結合起來,在學習《天鵝的故事》一文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的形式,比如為什么說老天鵝是頑強的“破冰勇士,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鵝,你親眼目睹老天鵝的壯舉,你會怎么想?你又會怎么做?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深入感知課文所體現的精神,并將這種團結無畏的精神延伸出去,選擇一些關于這種類型的,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2.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廣泛閱讀與知識儲備,在學生進行課文學習之前,教師要深入研讀課文,了解課文作者的作品類型,能夠及時幫助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建立閱讀計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效果。
3.教師要創新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聲畫特點,用幻燈片展示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者短視頻,內容可以使本課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或者精神反應與本課類似的文學作品,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引導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相關課外閱讀知識的挖掘,并輕松掌握閱讀知識內容。
4.教師要建立完善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多種形式進行評價,比如可以讓學生以團結無畏精神為中心思想選擇想要閱讀的文學作品,并進行讀后感的書寫,遞交教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寫的讀后感了解學生是否真正研讀其選擇的文學作品。這種評價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以上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需要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圍繞學生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習目標進行課外閱讀拓展,既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又不會超出學生的學習能力范圍,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課外閱讀數目,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現階段中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課外閱讀興趣并不高,需要及時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指導,加強課內外的結合,完善自身的閱讀知識掌握,向學生推薦適合其身心發展的課外讀物,并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計劃的制訂合理安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潔慧.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李鑫鵬.淺析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和對策[J].文學教育(上),2018(4):98-100.
[3]莫敏靜.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法之我見[J].基礎教育研究,2009(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