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天
摘 要:現如今的教育發展當中其中的信息化和教育的制度建設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當中最為重要的教學基礎,兩者之間都在進行著良性的互動,有效的提升了各個階段工作教育的發展,本文主要以教育信息化在推進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作為基礎,進一步的分析在教育信息化過程當中所要解決的制度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整改措施。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設;創新研究
1 前言
教育信息化作為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受到廣泛的認可和關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對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意義。職業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環節,也逐漸受到大眾的普遍關注。國際上對于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比如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對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與推進都走在世界前列,這給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新一輪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2 研究背景與意義
職業教育對我國教育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與影響。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對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職業教育信息化以其特有的影響力反推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戰略推進。目前我國已經以政策法規等形式確立了職業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重要地位。而政策法規等作為年鑒表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可為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提供方向性指導,使職業教育信息化按照宏觀統籌平穩推進;另一方面,也可使研究者或政策、法規制定者對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推進有更宏觀的了解,以清晰地呈現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脈絡和演變路徑。
從年鑒表的形式來說,年鑒表的作用就是收集、整合每一階段頒布的有影響力、有引導作用的政策法規等以形成一個時間表整體,對當下的政策法規進行描述與分析。年鑒表是依照年代順序排列人物事件的表格,對了解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政策法規的樹-立和分析也有極大的幫助。一些學者對《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年表、電化教育發展年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規年表等作了翔實的研究,為后續關于教育領域其他分支年鑒表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依據;從其內容來說,年鑒表將教育部等官方部門發布的有關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規劃等進行了總結,并且根據內容的類別進行梳理,使傳達的內容更精準且有針對性。從其意義來看,年鑒表在政策法規方面具有把控宏觀、統籌兼顧的作用。一方面是對所有發布的政策法規的集中與解析,有利于深人了解政策法規等的詳細信息;另一方面,年鑒表對于所涉及學科或領域的發展與規劃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 教育信息化和現代教育制度建設之間的互動規律
現如今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教育制度的建設,相對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現代教育體系的建設可以說是完全的屬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的內容,只有不斷的完善和創新現代教育體制,才能促使教育事業的不斷的發展。根據現如今教育體系的發展來看,現代的教育體系的建設更加符合歷史的發展,可以稱之為當前教育系統創新體系,兩者之間頻繁的良性互動能夠有效的促進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
3.1 現代教育制度和教育信息化的多元關系
1)我們將根據現如今的教育信息化進行對比,其實現代的教育制度建設是更上位、更基礎的建設過程,而且現在我國的政府和教育學領域的研究者們都一致認為這兩者之間是存在著不能分割的關系,其中的保障措施就是在運行機制的一小部分,在教育系統當中要進行規范的機制管理,并以教育系統發展作為主要目標的向導,把規范機制作為中心,依照完善的體制、機制以及載體相結合在進行構建體系,從某一角度來看,其中的教育系統改革和教育系統機制改革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篇文章的第十九章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是“保障措施”最后的文章,現階段的教育制度建設是和教育信息化相聯系的,同時它們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情況。
2)我們將根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機制上來看,現如今建設制度當中最為關鍵的教學內容就能夠我國的政府已經完全的了解了“科學、規范”是對“教育體制和管理體制”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各級政府要對所有的“教育體制、機制”都進行“創新和改革”。在新的改革當中要以多元化作為基礎,能夠通過“體制、機制”進而創建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的提升“社會、政府、企業以及學校”等多個相關單位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最終形成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局面。
3.2 現代教育制度和教學信息化的互動規律
根據教育史的記載,現如今的多媒體和信息技術之間能夠產生生產力性質的因素,不僅是對于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更是在技術支持的教育流程上有所幫助,完整的體現了教育不斷發展的特殊性質。在技術和教育進行改革之前,不僅是為了讓技術對教育改革產生影響,只有不斷地進行完善多樣式的教育機制,還有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它們兩者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動”所存在的。而且技術的創新是在制度創新之前的,但是在技術創新的時候還要對制度創新進行高效的維護,致使在技術創新方面下影響到的制度創新也要不斷的進行維護。現如今還有許多的研究者認為,活字印刷術是對教育系統最為嚴重的影響,而且從教育的發展歷史上就可以見到教育系統的“革命性”變革最少見的。
4 教育信息化進程中關鍵制度建設與完善分析
4.1 頂層設計制度建設與完善
其實“頂層設計”就是在工程領域當中最為常見的基礎詞匯,而“頂層設計”就是能夠進行有規劃、有設計的過程,同時還是設計機構當中最高層次的設計方式。科研者認為:“在教育發展的過程當中,教育改革主要是以政策改革進行轉變的,而教育信息化工作則是教育系統當中最常規的工作,只有從教育系統的宏觀、中觀、微觀等各個層次方面,進行創設教育系統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根據當前的教育系統就能夠發現其各個政府、部門當中都有著關于體制、機制的改革,而這些政策也都是根據微觀領域當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轉換的,和傳統教育系統當中的“中觀、宏觀”主要就是在改革效果較低,而且還有人認為:“在數字的革命時代當中,其教育所承受的人力資本發展是對教育體系進行系統化的改革,需要對教育體系的系統化進行設計合理的方式。
4.2 主體關系制度建設與完善
現如今教育信息化的推廣和發展都是比較復雜的工程,在教育信息化推廣和發展的過程當中包含政府、一般機構、企業、學校等多種類型的機構主體以及各類的參與人員。他們之間都有著相互的作用,其中有著較為復雜的關系。根據信息當中的“厘清區域教育信息化參與主體間的關系”,以上這些都是有關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現實含義,在根據當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把它們進行相結合,那么就會出現至少需要從三個方面開展主體關系制度建設。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教育系統進行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并不只是為了“信息化”,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根據教育系統的發展進而開展教育改革行為,讓他們能夠適應于當代的教育系統發展,所以,現代化的教育制度是發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只有在教育信息化當中建立制度建設才能夠更好的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進一步地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鐵剛.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制度建設與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7-12.
[2]范坤.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3]劉鮮,王瑛,汪曉東,等.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基礎設施的發展戰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5):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