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關新 張瀟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類全部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諧家庭的建設、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我國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盧梭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中蘊含著許多經典的教育理念,這些理念值得我們吸取和借鑒,會促進家庭教育不斷進步。
關鍵詞:家庭教育 愛彌兒 啟示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063-02
一、《愛彌兒》家庭教育的內容
(一)父母責任
盧梭生活的那個時期,法國的多數母親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保姆哺育。盧梭認為,一方面這種現象會導致孩子與親生母親的關系疏遠;另一方面,保姆不能全心全意地看護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成才。所以,盧梭希望所有的母親能夠自己哺育自己的孩子。此外,盧梭認為父親才是孩子真正的教師,父親如果僅僅是生養了孩子,那么他只是完成了他人生應該承擔的責任的一小部分,希望他們承擔起為國家培養合格公民的歷史使命。再者,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示范作用,和諧的父母關系,和睦的家庭環境,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就其本質來說就是保存自己,盧梭從愛護身體、感官教育、知識教育、職業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對生存教育進行了一系列闡述。生存教育就是指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的身體是創造一切的根本保證。在感官教育方面,盧梭認為“我們最初的哲學老師是我們的腳,我們的手和我們的眼睛”①。人類意識發展的主要來源是感覺,感覺也大力推動了人類理智的發展。要想推動兒童的感覺發展就要讓他們親自去接觸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讓他們看、摸、聽、聞,更加深入地感受周圍的事物和環境,形成對事物的一定認知。在知識教育方面,盧梭認為學習的關鍵之處不在于可以學到什么樣的知識,而在于所學的知識是否有用,對今后的生活是否有幫助。在職業教育上,盧梭認為“勞動是社會的人不可豁免的責任。任何一個公民,無論他是貧或是富,是強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個流氓”②。人如果想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進行勞動。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學習一門職業,在孩子選擇職業的時候,引導他們作出合適自己且十分喜愛的職業選擇。在生活教育方面,生活教育包含的內容很豐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以培養孩子獨立、健康的人格,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在生命教育方面,是在保存自己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從“自愛”到“他愛”。盧梭認為要想保證兒童的生存,他們首先要學會自愛,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保證自己健康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要尊重和愛護他人,要努力把孩子培育成一個道德高尚、有博愛之心的人。
二、我國家庭教育現狀
(一)愛的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中“愛”的教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包括父母對孩子無私且有原則和底線的愛,另一方面包括教孩子愛他人的能力。然而,實際這兩方面的狀況都不樂觀: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無限溺愛,缺乏原則和底線。與此同時,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出于彌補的心態,父母對孩子的所有訴求總是盡可能地滿足,使得“溺愛”深化。并且,社會中功利主義觀念不斷蔓延,影響和侵蝕著孩子的價值觀,使得孩子遠離真正的自愛和他愛,于是出現令人擔憂的“愛無能”的狀況。
(二)重知識教育,忽視道德教育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所以導致人們越來越注重知識的教育和普及,于是家庭教育越來越功利化、片面化。為了讓孩子們在競爭中不被淘汰,家長將孩子的快樂和幸福放到了次要位置,只看重學習成績的提高,出現“唯智化”的傾向。對于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家長更加忽視了孩子的道德以及品格教育。
(三)不能正確對待及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當孩子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心的時候,很多家長感覺力不從心,不知應該如何回應孩子,于是選擇了一些不是很妥當的方式,或者干脆避而不談。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因得不到良好的回應而“灰飛煙滅”。甚至有的時候,當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無關時,有的家長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孩子的一些才能以及促進自己全面發展的機會。
三、《愛彌兒》對當今家庭教育的啟示
(一)重視愛的教育
父母要給予孩子無私但有原則和底線的愛,要將真正的愛和溺愛區分開來,杜絕沒有底線的溺愛,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和縱容孩子的所有要求。父母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孩子愛的能力,教會孩子什么是愛、怎樣去愛。盧梭要我們遵守這樣的一個邏輯:從自愛到愛他人,最終到博愛。
(二)重視道德教育,培養健全人格
在盧梭的家庭教育理念中,道德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家庭是孩子從自然人轉向社會人的橋梁,在這其中家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然而,道德品質以及健全的人格關系著孩子的成長,所以盧梭強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成為孩子的道德典范,從點滴細微小處都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道德氣氛,處處為孩子以身作則,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把道德教育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正確對待并合理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興趣”是一些重量級的科學家在談及他們的成功之道時,頻繁出現的詞語,他們呼吁每一個人都要認識到“好奇心”的重要性。好奇心的培養應該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抓起,孩子若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呵護與引導,會成為孩子求知的動力。首先,要正確對待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的好奇心無法得到滿足,以后很可能會受到自己好奇心的危害。其次,家長要學會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再者,家長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要講究方法,掌握多種方式。家長可以逐步引導,先提出一些孩子很容易能理解的問題,再更深入地引導。這樣不僅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還可以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孩子被他人的意見左右。
(四)讓孩子學會自理,學會自立
盧梭認為,真正自由的人都是依靠勞動而生活的人,勞動是每個自由的人應盡的社會義務。勞動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孩子學會了勞動才能自食其力。家長不能將勞動單純地視為體力勞動,勞動教育的順利實施,需要家長認識到勞動對孩子成長的重大意義。再者,家長要有意識地不斷為孩子提供一個可勞動的安全環境,在勞動過程中,孩子能夠手腦并用,有利于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既能讓孩子得到適當的鍛煉,又能激發孩子的勞動熱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責任重大,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我們應該正視目前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審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實施正確的家庭教育,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導孩子的人生道路,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幫助孩子從容面對今后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適應社會。
注釋:
①②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49,262.
參考文獻:
[1]陳艷.盧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江西廣播大學學報,2004(5).
[2]戴小光.《愛彌兒》與盧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