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群
【摘要】在不斷的鉆研探究中,我們欣然地看到借助群文閱讀教學,學生的閱讀素養和寫作能力均有所提高。本文將通過我校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案例,淺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為各位同人提供某些參考借鑒。
【關鍵詞】群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探尋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策略的過程中,許多老師也做過一些有益的嘗試,我校借助《群文1+X讀本》開展語文教學,結合課標的學段要求,分層次,分梯度,螺旋上升,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指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集中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同議題下的3—8篇文章,實現一課一得,以此來提高閱讀數量和速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借助群文,訓練學生積累能力
教師借助群文,可以更加全面地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一年級“好認的漢字”這一議題,有關于漢字六書的故事和兒歌,同學們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對漢字研究的興趣;二年級“會講道理的寓言故事”這一議題,通過積累寓意在不同文章出現的不同位置,豐富學生對寓言道理的歸納方法;三年級“奇妙的中心句”議題,學生可以積累不同位置的中心句;四年級“重復的句子”議題,學生可以積累帶有重復特點的句子,并明白重復句子的妙用;五年級“月是故鄉明”議題,學生可以積累許多關于月亮的詩句與故事;六年級“記憶中的年味”議題,學生可以積累不同作家筆下不同的年味風俗 ,感受各地年味的不同魅力。這些富有特點的語言積累,會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借助群文,訓練學生閱讀能力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和默讀。朗讀是一種基本技能,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朗讀不僅能增強記憶、培養語感,還有利于理解欣賞文學作品。而默讀則可以使人默默地思考、比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頓下來重復看、反復想,從而促進思考和理解。這兩種閱讀能力都有待于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反復地引導、指導和訓練,才能舉一反三,以至于精讀、略讀、瀏覽、跳讀、選讀就不在話下了。如執教二年級經典的兒歌和文章,雖然老師也會關注兒歌朗讀的節奏和押韻,但畢竟課文的學習是跳躍式的,缺乏連貫性,加之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如果沒有足夠的文章進行復現和運用,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遺忘。借助群文進行群詩閱讀就會減少這樣的擔憂。
對比平時幾百上千字的文本教學,表面上書聲瑯瑯,熱鬧非凡,但學生似乎沒有真正地與文本對話,老師放手太少,學生依賴性會增強,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三、借助群文,訓練學生寫作能力
(一)提高“低學段”寫話表達能力
對于低學段學生,如果讓學生自由創編兒歌,是可行的,但要講究兒歌的押韻與用詞的準確,就有些難度了,而借助群文,就會由難轉易。如在執教群文閱讀“有意思的節氣歌”后,老師出示春夏秋冬的四幅圖,引導學生創編當地的四季歌。正是有了群文教學時,學生對多個文本的兒歌特點的學習,我欣喜地看到學生在填空寫話時,時而低頭思考,時而揮筆填寫,時而橡皮擦拭……經過5分鐘左右的創編,在學生匯報時,我們聽到了——春季桃花香又香,夏季荷花滿池塘,秋季桂花展芬芳,冬季蠟梅雪里藏。還有——春天桃花香又紅,夏天荷葉密又濃,秋天桂花黃如銅,冬天梅花雪共融……看到孩子稚嫩的語言如此準確與可愛,雖然文字不多,但我們不禁驚嘆——是群文的議題效應讓學生仿編如此的生動優美,令人贊嘆不已。
(二)提高“中學段”習作表達能力
我校教師針對中學段學生特點,集思廣益,在學生的習作指導上化腐朽為神奇,調動學生習作熱情,讓學生將自己所見所想傾于筆端,展現多彩的兒童生活。如在執教完“狐貍的多面孔”這一議題后,同學們通過5篇文章的學習,不僅知道了狐貍的狡猾,還通過幾個故事,豐富了對狐貍的多元認識——善良、機智、勇敢、博愛、知恩圖報……在教學完后,讓學生自由地寫一寫與狐貍有關的作文。結果出乎意料,全班50個孩子,竟然找不到一篇雷同作文,他們將《我想對狐貍說》《我想和狐貍交朋友》《我心中的好狐貍》《狐貍你是好樣的》《狐貍狐貍你最棒》《被人誤會的狐貍》《我為狐貍申申冤》……寫成了長長的作文。孩子心地多么美好,即使是被萬人所唾棄的狐貍,也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正是群文閱讀,訓練了同學的習作能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三)提高“高學段”寫作表達能力
自從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后,學生的思維更開闊了,寫作形式更多樣了,無論是仿寫、擴寫還是自由寫作,學生都有極大的興趣。如在教學六年級“故事中的結局”群文議題時,同學們學習了《不會叫的狗》《里納爾多奇遇記》《當帽子從米蘭上空紛紛墜落時》《巫師基羅》幾篇文章,明白故事結局有的出乎意料,有的自然生成,有的留下懸念,而這幾篇文章,作者都編寫了三個不同的結局,讓學生學完后意猶未盡。于是,教師趁熱打鐵,也讓學生根據文章提供的開頭,每人創編三個有意思的結局。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回家后進行了完善和修改,在作文展評課上,學生的想象讓人驚詫不已。一個上百字的開頭,在學生的筆下,不是變成了三種不同的結局,而是班級學生乘以3的結局,確實令人驚嘆。在眾多的群文教學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這是課標的要求,也是家長的希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隨著群文閱讀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相信只要善于結合課標理念,牢牢抓住閱讀與寫作,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蔣軍晶.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