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活動是學生閱讀感悟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口語交流、書面表達的系列實踐活動,是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小學高年級一次語文活動“萬書匯開講啦”為例,說明教師設計語文活動時要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系列閱讀與實踐語言的活動,幫助學生完成語言建構與運用,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萬書匯;開講啦;語文活動;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界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用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萬書匯開講啦”是我在六年級實施的一項特色語文活動,一般在10周左右完成,要求人人參加,人人展示。該活動開展以來,每一位學生都在其中得到了鍛煉與提升,活動在校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形成了我的語文教學的特色名片之一。
一、源于生活
全民閱讀環境下,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師的義務之一。當初設計活動時,我讓學生展開討論:“我們開展一種什么樣的閱讀活動,鼓勵大家讀好書,多讀書?”學生們紛紛發言,有的結合廣電媒體節目,有的結合社區及學校開展閱讀活動,最后大家舉手投票表決出,用題為“萬書匯開講啦”的語文活動來激勵同學們閱讀。“萬書匯”一詞是同學們希望讀更多的書,讀優秀的作品,“開講啦”是從中央電視臺青少年勵志節目《開講啦》得到靈感,讓同學們在自己的講臺上講,展示自我,表達自我。
二、有語文味
語文活動應該有語文味,體現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表達,給學生提供閱讀實踐與語言表達實踐的機會。“萬書匯開講啦”中主要環節是讀書、寫讀后感、發表自己的讀書感言、寫參加活動的體會等。這些環節都是與語言文字緊密相連,充分體現了語文味。讀書環節中,鼓勵同學邊讀邊寫旁批,或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運用各種方法,廣泛閱讀,收集語言信息,擴充自己的閱讀量。教師利用列必讀書目的方式,開展主題閱讀,強化正能量閱讀。我根據語文教材特點,指定學生閱讀魯迅的作品、朱自清的作品、老舍的作品、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論語》系列等。閱讀后,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或參加活動的體會,每周開展一次主題閱讀交流會,每位同學在所屬的學習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感悟,每人完成讀書感言的習作后,利用現場開講或視頻展播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口語表達機會。
三、成系列化
要想在學生心中烙下痕跡,系列化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語文活動設計應該成體系,語文教師要有宏觀設計能力,把一次次語文實踐作業用語文活動思想串起來,讓語文活動成為自己的教學“品牌”。“萬書匯開講啦”系列活動,包括“徽標設計與評比”“閱讀與練筆”“演講與交流”等。其中徽標設計,每舉行一次活動就設計一次,讓每一位學生不斷創新對“萬書匯開講啦”活動意義的理解。同學們設計出徽標后,組織學生對全體同學設計的徽標進行展示和評比,評定出最滿意獎,確定為該次的徽標圖。“演講與交流”分為公開演講和組內交流。公開演講即通過視頻或現場開講的方式來實踐口頭表達。公開演講前,要求學生寫5個自己感興趣的演講題目供老師甄選,以此保證公開演講的效果與鮮明的主題。公開演講利用每節課的開頭5分鐘時間進行,有時利用現場開講,有時利用視頻展播,每位學生的開講時間約為2分鐘。組內交流為每周的常態閱讀交流,時間一般控制在15分鐘內。等全體學生演說完后,每一位學生就自己參加活動的體會寫一篇習作,內容可以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也可以是縱觀本次活動諸多環節。在一系列活動中還通過互聯網向家長及社會發布,爭取家長的支持,吸引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活動的魅力,激勵學生更好地言語實踐。
四、有儀式感
語文活動是人形成審美體驗、發展審美能力、傳承與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活動的魅力,豐富語文活動對學生生命成長的意義,在系列活動中都有一定的儀式。當徽標設計與評比完成后,我會舉行頒獎儀式;在頒獎儀式上,我會宣布×××班“萬書匯開講啦”第×季活動正式開始;在第一位同學公開發表演講(視頻)之前,我會宣布×××班“萬書匯開講啦”第×季活動開講,有請第一位開講嘉賓為大家開講;在班級主題閱讀交流會前,我會請一位同學做一個開場,并宣布×××主題閱讀交流會現在開始。在其他活動環節,也會遵照流程儀式,讓學生感受到每次語文活動環節都充滿儀式感。在每個環節中,學生就是主人、活動的主體。家長們紛紛贊嘆這些活動的儀式感非常強,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非常大。
五、有成果
活動成果是激勵學生繼續前行的內在動力,它既是對前一階段活動的總結展示,也是學生成長的積淀。通過語文活動,學生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憑借語感和語言運用規律有效地完成交際活動。“萬書匯開講啦”每年舉行一季,通過一系列的任務,讓每一個孩子享有成果。目前,我建立有徽標設計集,每一位同學在徽標設計中都附有詳細的說明。其中,每次在宣傳“萬書匯開講啦”活動時,都會附上同學們自己設計的徽標。學生每完成一季“萬書匯開講啦”都有自己的讀后感、開講演講稿、視頻錄像、活動結束后的心得感悟等作品。這些物質成果,我都放在互聯網上,與家長、社會一起分享,共同勉勵學生愛上和運用語文。
語文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是拓展語文不可缺少的措施,是側重訓練學生語言文字感悟與運用能力的實踐活動。教師每學期可以有計劃地設計語文活動,用語文活動的思想設計語文實踐作業,幫助學生建構和運用語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向榮華,1973年生,湖南沅陵人,一級教師,副校長,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