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萍
摘 要:數學是邏輯思維的訓練,這個說法事實上是很常見的。就學生而言,數學的教育目標是訓練一種數學思維方式,促使學生基于數學的視角來看待世界。就學生而言,數學教學的研究可以從歷史的、世界的、邏輯的等方面開展起來,數學教師培養受教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針對于受教者邏輯思維的訓練是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感悟
眾所周知的是,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它是一種相對于感性的理性表達方式,同時它還是關于世界與生活的價值判定和理性思考。學習數學的作用之一就是訓練受教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因而邏輯思維也可以叫做數學思維。數學思維的方法或途徑不是獨有的,多數情況下,物理等其他理學學科與數學多少都有不少的相似或相通之處,更甚者是,人文社科也會與數學密切相關,如經濟學或金融學等等。所以,數學事實上適用于多門學科,它是對生活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歸納。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邏輯思維對于數學從教者的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闡述
當下的數學教育中常常會出現一種狀況:數學教師把課堂作為自己唯一的演練場,把解題作為刀戈,教與學的關系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老師基本上美歐關注到學生的內心狀態,同時相關者也不會關注到教師的內在感受。絕大部分的數學施教者都在步步喪失思考的自主性,這主要是受到了部分教育專家的“大哉數學”觀點影響。
多數數學施教者都了解的是,受教者在數學課堂上并不是一張干干凈凈的白紙,所以,受教者即學生對于數學基本上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施教者不能將受教者視為一個“容器”,這是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倘若有了這樣的誤區,施教者就會產生“灌輸教學”的問題。
師生的差異性是現代師生關系的特點之一,由于施教者和受教者在知識、經驗、愛好以及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許多不同之處,施教者和受教者對同一個知識或是教學活動的理解和感悟是有差距的。若要“更多的課后反思”出現在學生身上,需要教師造出來更多的學習素材,比如說在課堂過程中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大腦中的問題充分的迸發出來,從而使他們的解題思維展示出來。綜合現狀而言,現在的數學教學依然可以用紙上談兵來總體描述。
(二)邏輯思維的訓練
教育學家對數學的描述是不盡相同的,但“學習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的訓練”的觀點依然不過時、特別受贊同。這句話深入淺出的闡述了數學教學的意義及地位。由于諸多數學教師都受到該觀點影響,很多教師都在跟學生強調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同時筆者也不例外。就從教者的角度分析,數學教學應當是“教”與“做”相結合的,老師不僅要“做”,還要能夠“教”受教者去“做”,所以,“教”與“做”的結合是十分重要的。而邏輯思維的訓練就體現在從教者“教”學生“做”的過程中,所以老師也應當時常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或過程。就受教者的角度分析,學數學目的不只是通過考試,更具現實意義的是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用這種邏輯思維去適應世界。但現在依舊有學生對一個不解:數學有何用處?因而他們時常搞不清楚對數學投入過多精力的原因,甚至對數學的實用性產生了懷疑。
(三)學科分離態勢對學生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現階段諸多基礎學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學科分離性,因而數學和其他學科也是存在分離的,同時眾多數學教師也在大大稱贊數學的功能性,所以就造成了“學生無法對數學放松”的情況。緊接著,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以高分證明自身價值的現象。因而學生的壓力也在日益增大:從小學開始,數學就成為一些學生的主攻科目,甚至是出現“奧賽班”這樣的極端情況,且不說其好壞,但就學生的壓力而言,是不是壓力過大呢?
二、長期教學經驗中的感悟及建議
(一)邏輯思維的重要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許多數學教育相關者都很少談論邏輯思維,僅僅是談論創造思維,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現象。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創造思維的基礎是邏輯思維,同時前者是后者的簡縮。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倘若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訓練,他們基本不會發展出創造性的思維。因而《大綱》也明確指出:在實踐的教學中應當有計劃、分步的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同時《大綱》也表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初步的,以它為主以其他思維能力為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邏輯思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二)充分利用現有教學條件
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同時它們還會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提供有利的條件。邏輯思維的訓練不只是依靠有利條件就能達成的,它還需要從教者在實際工作中有意識去運用它們。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當依據學生年齡條件有條不紊的進行訓練,以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倘若達不到這一點,結果就會反其道而行,甚至還會促成受教者死記硬背的習慣。事實上,數學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盡可能大的實踐思維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使其用心體悟數學的內涵。現在的數學教學應當將教育與生活融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經驗、體驗,從而促成學生邏輯思維的初步形成,最終達成“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的目標。
(三)關注數學的本源,重新認識數學
傳統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基本上關注的都是解題方法以及知識技能的匯總與凝聚。這樣的觀點事實上拋棄了數學的本源,因為數學其實是一門源于生活的自然科學,社會文化的長期發展誕生了數學。那么實際的數學教學工作應當把什么作為關注點?我認為應當是數學的本源即社會生活。數學施教者應當回歸本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從社會生活、文化的角度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除此之外,數學教學工作也要跟隨教育發展的大方向,數學教學關注的問題同樣是教育應當關注的問題。所以,現在數學教學的目標要跳出數學的“柵欄”、融入到整體的教育視野中去,達成“重新認識數學”的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邏輯思維對于數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受教者邏輯思維的訓練自然是不可忽視。抓住數學教學的活水——邏輯思維能力、結合現有優勢條件,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良策。所以,受教者邏輯思維的訓練勢必會成為今后數學教學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