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喜
摘 要:素質教育指出,義務教育面向的是每一個學生,不管學生的智力發育是否完全,身體發育是否存在健康缺陷,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保證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學有所得,獲得必要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并由此提出了教育均衡發展對策。客觀來講,相比較優等生、中等生,數學學困生才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與轉化的對象。本文將從教給學困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轉變考試評價的實施方法、轉變數學知識的呈現方式三個角度匯總筆者在轉化數學學困生時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經驗
數學學困生是指在數學學習中存在認知障礙、情感障礙、行為障礙的學生群體。由于數學學科的抽象性、邏輯性要遠遠超過其他學科,而小學生卻是以形象思維與感觀認識為主的,所以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更多,數學學困生也就更加難以轉化。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差異不同才逐步淪為學困生的,因為他們發現教師更加喜歡那些能夠考取高分的學生,在努力無果之后,便放棄了數學學習。但是,只要是選擇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都有權利享受平等的數學教育資源,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主動關心數學學困生的成長與發展,促進學困生的健康成長。
一、教給學困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技巧
教給學困生學好數學知識的技巧是為了增加小學生學習成功的概率,幫助小學生摸索出學好數學的客觀規律。對于大多數數學學困生來說,他們的數學學習行為可以說是猶如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亂撞,毫無章法。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規律,小學數學也有著相應的學習技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主動教給小學生學好數學的技巧,穩步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觀察,我發現我們班大多數學困生并不是學不好數學,而是不知道如何把有關聯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導致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是斷層的、碎片化的。實際上,小學數學知識可以分為代數知識、幾何知識、統計知識三大類,而各個數學知識之間都有內在聯系。比如,學好整數的加、減、乘、除可以為小學生探究小數的加、減、乘、除做好準備,而且小數、分數與百分數也有一定的聯系。對此,筆者便教給了小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鼓勵學困生在每節數學課結束之后用思維導圖歸納數學知識,然后再隨著數學知識的增多重新調整數學知識結構。另外,筆者還會定期組織學困生匯總數學問題的解題規律,如排除法、代入法、數形結合法等等,且會在相應的數學練習中引導小學生應用這些解題技巧,由此幫助小學生掌握完善的解題策略。
二、轉變考試評價的實施方法
導致數學學困生越來越不喜歡學數學的直接原因便是他們的數學成績一直沒有明顯波動,而且教師也習慣用考試評價來判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導致學困生備受打擊。所以,要想真正轉變學困生被動、消極、應付的學習心理,教師就應該轉變考試評價的實施方法,削弱考試評價的篩選、分層作用,盡量以學生個人成績變化來突出數學學困生的積極表現,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自信。
由于本班數學學困生大多都存在自卑、敏感、脆弱等學習心理,所以筆者會盡量使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點評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以便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學困生在兩次數學考試中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個認知讓這個學生備受打擊,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笨孩子。但是,這兩次數學考試的難度是有很大差異的,雖然這個學困生的數學成績有所下跌,但是在本班整體學生成績排名之中卻有所提升。于是,筆者便以這個客觀數據點評了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希望這個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一開始,這個學生還有所懷疑,但是后來筆者直接按照第一次數學考試的題型與難度組織了數學練習,讓這個小學生對比了同等級的數學成績,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與成功,而這也就讓這個小學生感到了快樂與幸福。
三、轉變數學知識的呈現方式
數學學困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低迷的心理問題,多數學困生都不愿意主動學習數學知識,而且認為數學學習十分枯燥,易被挫折打敗。但是,筆者認為如果讓數學學困生從數學知識生成規律的角度來學習數學,那么他們便可從根本上把握數學知識的內涵與本質,避免學生展開重復的無效行為。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應以探究、實踐等多種體驗活動呈現數學知識,由此加深數學學困生的知識記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小學生的學習成功經驗。
就如在統計知識教學中,筆者通常會讓數學學困生自主選擇統計對象,利用單式、復式統計表學習統計知識,樹立統計思想。比如,在復式統計表知識教學中,筆者便鼓勵學困生在課后調查本班女同學與男同學參與本校課外興趣班的實際情況,在復式統計表中標注具體數據。這個實踐行為就讓學困生意識到了統計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有效調動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延長了學困生的知識記憶周期。
總而言之,數學學困生是影響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與效率提升的基本因素,教師應該主動利用數學學困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水平重新確定針對性的教學對策,以合理的教師干預與指導幫助數學學困生總結出學好數學的客觀規律。
參考文獻:
[1]尹明翠.顯性教學——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導學,2018(15):8.
[2]張振威.談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表現及成因[J/OL].學周刊,2018(3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