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君
[摘 要] 酒店管理專業是培養從事酒店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實現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文章著重介紹了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全方位全過程校企合作的實踐經驗,為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探索出有益的合作模式。
[關鍵詞] 酒店管理專業;全方位;全過程;校企合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84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9- 0194- 03
0 前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提出: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進一步明確了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實踐育人的辦學理念。因此,實施校企合作是培養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人才的根本途徑。
1 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學校與企業雙方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愿望為基礎,以人才、技術、效應為結合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與資源優勢,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訓工作有機結合的方式,培養理論與實踐、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并重的企業一線所需人才的教育模式。
1.1 訂單式的培養模式
訂單式培養模式是指院校與用人單位針對社會和市場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以企業用人協議為依據,簽訂用人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合作,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教學,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的一種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1.2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指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參加實際工作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能學到課堂中學不到的東西,并接受一定的職業訓練,取得一定的工作經歷,從而順利地開始職業生涯。對企業來說,可以借助學校的集中教育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貫穿到學生教育培養的過程之中,同時也有利于學校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促進應用型人才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3 教學見習模式
即學校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和見習一到兩周,讓學生熟悉企業文化、組織架構、規章制度,了解日常工作流程及具體崗位要求。初步體驗職場生活,有助于學生學用結合,明確學習重點和方向,提高學習興趣,提前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
1.4 產學研合作辦學模式
該模式是指在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由企業來實現科技活動與經濟活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由高校出師資,企業方投入人力、物力、 財力、實踐等方面資源從事學院管理,舉辦該企業具有優勢的某一學科或專業,培養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特定行業應用型專業人才。在該模式下,盡管企業主導著創新的全過程,但企業并沒有能力完成技術創新的全過程,這正需要企業與學校結 合,由企業出雄厚的資金,學校出師資隊伍,來共同完成學生的專業和職業教育。
2 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酒店管理專業是培養從事酒店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該專業屬性要求學校必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近年來,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高校缺乏對市場調查,人才培養方案針對性不強;篩選合作的酒店比較粗放,缺乏深入考察,監督實踐不到位,導致學生進入酒店實習出現諸多問題;二是酒店對校企合作認識不足,未能踐行合作協議,視學生為廉價勞動力,工作安排多以餐飲部、客房部一線簡單重復重勞力勞動為主,缺乏管理崗位實踐機會;酒店對學生缺乏人文關懷,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酒店對學生開展的技能、管理培訓不全面;企業參與高校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培養方式、教學過程以及企業指導評價等環節不充分。三是學生對校企合作認識不全面,滿意度不高,缺乏約束學生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存在學生中途棄職現象。對此,有必要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提高學校、企業、學生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3 全方位全過程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酒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了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需求導向、能力為本、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理念,以能力為主線,將高等教育目標、國家職業標準、酒店崗位能力實際要求三者有機結合,制定了酒店管理本科專業能力標準,并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整合創新,構建包括通識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為內容的能力型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從事酒店行業的全方位能力。從系統論出發,整體設計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了“兩線四段漸進式”全程實踐教學體系,即以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外實習基地兩線為依托,從大一至大四全程開展行業認知實踐、專業技能實踐、管理技術實踐、企業綜合實踐四個階段的系統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1 以“三共雙贏”的理念加強校企合作
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按照“師資共建、平臺共享、方案共制”的思路不斷推進深層次校企合作。成立校企雙方人員組成的院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義務,全程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如共同制定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素質達到酒店行業的要求。要求專任教師積極參加企業掛職和企業鍛煉,按照“雙師型”要求5年內在企業實踐至少半年。學生在企業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年。邀請部門主管或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打破1名兼職教師擔任1門課程的傳統做法,由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完成1門課程教學和實踐任務。
3.2 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院與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萬豪國際集團建立了“萬豪人才培養發展中心”戰略合作關系,使萬豪國際集團與酒店管理專業深入對接,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院也通過萬豪國際集團引進了美國飯店協會編寫的酒店管理類專業教材作為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料,為酒店專業學生的專業認證打下基礎。萬豪集團為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提升專業實踐能力、赴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提供良好平臺,使酒店專業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萬豪集團主辦的 “萬里豪程”項目教學研討會、年輕教師到國外高校訪學等。通過冠名的方式引進酒店企業,目前與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萬豪國際集團共建人才培養發展中心,設置“萬豪訂單班”。學院根據萬豪國際集團需要,按照酒店人才規格要求擬定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并組織教學。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組織一定數量的學生為該集團定向培養、輸送人才。并根據學院實際情況和酒店企業發展狀況、生產經營規模或投資領域的變化等情況,適時共同商討調整定向培養模式、規模和合作方式。
3.4 建設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
為了培養職業道德好、專業技能精、綜合素質高、崗位能力強,培養職業能力與酒店崗位能力群相適應的應用型人才,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院著力建設好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投資新建總面積約925 m2旅游實訓中心,該實訓中心包括酒店中餐實訓室、酒店西餐實訓室、酒店前廳實訓、酒店客房實訓室、酒吧實訓室、茶藝室等實訓室,功能齊備、設施先進,是目前重慶高校中最完備的旅游實訓中心,充分滿足校內實訓和職業技能鑒定需要。與美國飯店協會共建“黃金服務認證培訓基地”。與重慶市旅游教育培訓中心、重慶金源大飯店、重慶富力凱越酒店等20余家知名高星級酒店集團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同時,萬豪國際集團將在中國地區的近六百家酒店作為校外教學實踐實習就業基地,為學生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創造條件。
3.5 開展全面的實踐教學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從大一至大四全程開展行業認知實踐、專業技能實踐、管理技術實踐、企業綜合實踐四個階段的系統實踐教學。酒店每年為學院學生提供教學實踐、實習場所與崗位,學院按照崗位需求,選派合乎酒店要求的學生到酒店進行實踐實習活動,教育學生對涉及酒店的技術和商業等秘密進行保密。學院配合酒店積極主動加強實踐實習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成立實習指導小組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指導、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提出解決辦法,協調酒店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并指派老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酒店合理安排學生的具體工作崗位,負責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業務培養和常規管理,尊重學生權利,保障其在見習崗位的安全,并為學生提供期間的工作餐、住宿(與正式員工條件相同)和適當報酬(按當年市場多數酒店實習工資標準)。與之對應的,學生在實踐實習期間,根據實習協議的要求服從酒店管理人員的管理,遵守酒店規章制度。實踐實習結束時,酒店應為學生出具實踐實習鑒定,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學院的學生。
以2014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為例,學院安排學生在大一或大二前往萬豪國際集團所屬酒店進行了認知和技能實踐,在大三和大四進行了管理與綜合實踐、頂崗實習、專業實習。如表1所示。
3.6 建立校企雙方的溝通與交流
“請進來,走出去”是校企互動的有效途徑,校企雙方通過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共同培養符合酒店崗位群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院積極主動地把萬豪國際集團旗下酒店人士請進學校,定期開展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專題研討會、工作研討會、任務分析會等活動,讓酒店全過程參與學院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審定、教學計劃的修訂,參與專業教改、科研與教學工作,參與人才質量評估、學生的指導等工作,并共同開發教材,引進酒店培訓課程,聘用酒店員工作為兼職教師。學生的培養實行“雙導師制”,由萬豪國際集團管理高層、部門經理和酒店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指導,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酒店行業高級服務與管理人才,提升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水平和學生行業實踐能力。2015年3月,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羅伯特·佩恩旅游,酒店管理學院學生職業發展中心主任、萬禮豪程基金項目經理Brain P. Blake,SDSU中國項目辦公室主任Lina Fan與學院共同探討學生國際交流、萬豪基金項目合作等事宜;2015年5月,美國萬豪基金會萬禮豪程項目經理董佳女士,項目顧問、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酒店旅游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兼萬禮豪程酒店英語課程研發負責人Gene Lamke,項目行政助理陳韻竹等來校訪問;2015年10月萬豪集團中國區校企關系總監陳雪芬與校方就校企合作有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洽談;2015年10月萬豪酒店人力資源總監楊林對“萬豪訂單班”實習生招聘做宣傳動員;2015年10月,三亞亞龍灣萬豪度假酒店人力資源部譚經理對學院進行三亞亞龍灣萬豪度假酒店網絡視頻招聘會;2015年11月重慶JW萬豪酒店前廳經理石真輝在學院舉辦“金鑰匙”人才培養計劃之“職業酒店人必備技能”講座;2016年4月萬豪基金會萬禮豪程首席資深學術顧問Gene Lamke教授,資深學術顧問Nicholas Thomas博士,傳訊總監Linda Roundtree,項目經理董佳和項目副經理陳韻竹與學院進行萬豪基金會合作交流會;2016年5月,成都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餐飲部經理劉峰成舉辦“酒店服務意識和優質服務”講座;2016年9月重慶萬豪酒店總經理陳園參加2016級酒店管理專業新生專業入學教育;2017年12月成都首座萬豪酒店人力資源總監王剛參加酒店職業生涯發展嘉賓講座。
學校還積極鼓勵校內教師尤其是專業教師主動地走出去。專業教師到酒店掛職鍛煉或頂崗工作,在實際的酒店服務與管理場景中參與實踐,了解新方法,學習新理念,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訓指導水平。積極引導教師利用自身的理論優勢,研究解決所在酒店在服務與管理方面的難題,從而贏得酒店的信任和支持,促進校企深層次的合作。至此,學院已派6名專任教師參加萬豪基金會萬禮豪程區域研討會、7名專任教師參加萬豪基金會萬禮豪程教學研討會、5名專任教師到萬豪國際集團進行了專業培訓和掛職鍛煉、1名專任教師參加了萬豪“國際教師”的美國訪問進修活動,全面提高了“雙師型”教師的業務能力。
學院與萬豪國際集團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合作開發適合萬豪酒店發展實際的教學資源——《萬禮豪程酒店情景英語》教材,并在“萬豪訂單班”中使用,針對性和實用性極強,縮小了學校教育和企業實際的差距。
4 結 語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是高校培養酒店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重慶第二師范學通過全方位、全過程的校企合作,培養了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實現了校、企業、學生共贏。
主要參考文獻
[1]孟秋莉.本科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簡論究[J].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究,2011(9).
[2]趙鵬,湯利華.旅游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為例[J].旅游學刊,2012(SI).
[3]鐘鳳.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及其持續性運作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9).
[4]崔鴻濤.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對策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9).
[5]王子寒.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時代金融,2016(11).